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文件大小:16.4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3-24
总字数:约4.38千字
文档摘要

第22课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第22课《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包括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等历史事件,以及这些事件对中国抗战的影响。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高一学生已学的历史知识相联系,如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原因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抗战的全过程,以及这些历史事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二、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历史思维,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引导学生理解抗战时期中国社会的复杂性,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通过学习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等事件,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学会从历史的角度看待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理解能力。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高一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背景,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动荡和民族危机有一定的了解。他们可能已经掌握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相关的历史事件,对于民族觉醒和救亡图存的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高中学生对历史课程普遍具有较高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历史故事了解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学习风格上,他们可能倾向于通过案例学习、讨论互动等方式来提高学习效果。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对于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可能会在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和影响上遇到困难。例如,他们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等事件的具体经过和影响可能不够清晰,需要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他们建立起历史事件的脉络。此外,由于抗战时期的历史复杂性和多面性,学生可能会在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时感到困惑,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系统讲解抗战历史事件,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

2.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关键事件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历史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事件背后的历史逻辑和社会背景。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PPT展示历史图片、地图和视频资料,增强教学直观性和感染力。

2.网络资源整合:引入网络历史资料库,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3.历史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人物的情感和决策过程。

五、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抗战时期的历史照片和战争场面,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抗战?抗战为何如此重要?”

回顾旧知:简要回顾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历史事件,让学生回忆中国近代民族觉醒的过程。

2.新课呈现(约30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等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影响,让学生了解抗战的历史脉络。

举例说明:以九一八事变为例,分析日本侵华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帮助学生理解抗战的历史背景。

互动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抗战时期中国社会的复杂性和民族矛盾的激化,以及抗战对国家民族发展的意义。

3.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分组完成抗战时期历史事件的卡片,包括事件背景、过程、影响等要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指导:巡视指导,解答学生在卡片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完成高质量的卡片。

4.课堂总结(约10分钟)

回顾学生活动,对表现优秀的小组进行表扬,鼓励其他小组继续努力。

5.作业布置(约10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收集抗战时期的历史图片和故事,撰写一篇关于抗战精神的感悟文章。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的完成质量,鼓励他们在课后进行深入思考,提升历史素养。

(以下为教学过程详细步骤)

一、导入

1.激发兴趣

-展示抗战时期的历史照片和战争场面,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抗战?抗战为何如此重要?”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抗战吗?为什么抗战对中国历史如此重要?

2.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历史事件,让学生回忆中国近代民族觉醒的过程。

-提问: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对中国的历史发展有什么影响?

二、新课呈现

1.讲解新知

-详细讲解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等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影响。

-提问:九一八事变是如何爆发的?它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举例说明

-以九一八事变为例,分析日本侵华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帮助学生理解抗战的历史背景。

-提问:日本侵华的目的是什么?他们在侵华过程中采取了哪些手段?

3.互动探究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抗战时期中国社会的复杂性和民族矛盾的激化,以及抗战对国家民族发展的意义。

-引导学生思考:抗战时期,中国人民是如何抵抗日本侵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