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文件大小:21.98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3-24
总字数:约3.04千字
文档摘要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设计思路

本节课围绕“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这一主题,以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为基础,旨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我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民族自豪感。通过结合实际历史资料和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观念,理解文明演进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增强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通过分析考古资料,认识早期国家的形成。

3.提升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探讨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4.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认同中华文明的独特性和连续性。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明确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以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强调。

-重点一: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具体包括对黄河、长江流域的文明起源的探讨,如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等。

-重点二:夏商西周的更替。重点关注夏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的特点,以及商周时期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重点三: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强调早期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征,如井田制、宗法制等。

2.教学难点

-识别并指出本节课的难点内容,以便于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难点一:历史年代与文明演进的关系。学生需要理解不同历史时期文明发展的特点和原因。

-难点二:早期国家形成的历史条件。学生需要分析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对国家形成的影响。

-难点三:古代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学生需要理解古代文明对后世的影响,以及如何从历史中汲取智慧。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或学习资料,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如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的图片,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图表等。

3.教学工具:准备时间轴、地图等教学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

4.教室布置:布置教室环境,设置分组讨论区,便于学生互动交流,同时准备实验操作台,用于演示或模拟古代文明的相关活动。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中华文明的代表性文物图片,如甲骨文、青铜器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文物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它们又是如何见证中华文明的起源的呢?”

-引出课题:“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讲授新知(20分钟)

-第一节: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

-讲解黄河、长江流域的文明起源,展示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的图片,分析其特征。

-学生讨论:这些遗址反映了哪些文明成就?它们对中华文明的发展有何影响?

-第二节:夏商西周的更替

-介绍夏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的特点,分析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发展。

-学生思考:夏朝的兴衰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第三节: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讲解早期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征,如井田制、宗法制等。

-学生讨论:这些制度对国家发展有何作用?

3.巩固练习(10分钟)

-教师提出问题,如:“如何理解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古代文明对后世有哪些影响?”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代表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并总结。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中华文明的起源、夏商西周的更替以及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总结并强调本节课的重点。

5.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课后阅读任务,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相关章节,并完成以下问题:

1.简述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

2.分析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3.总结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特征。

-布置课后思考题,如:“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华文明起源的认识。”

-强调作业的重要性,要求学生认真完成。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考古发现:介绍中国考古学的重要发现,如秦始皇兵马俑、马王堆汉墓等,这些发现为研究古代文明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文献资料:推荐阅读《史记》、《资治通鉴》等古代史书,了解史家的记载和观点,对比不同史料中的记载,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艺术遗产:介绍中国古代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如王羲之的书法作品、敦煌壁画等,通过艺术欣赏了解古代社会的精神风貌。

-历史遗迹:介绍中国各地的重要历史遗迹,如长城、故宫、莫高窟等,通过实地考察感受历史文化的厚重。

2.拓展建议:

-鼓励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