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十三课 实现人生价值 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docx
文件大小:15.55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3-24
总字数:约2.31千字
文档摘要

第十三课实现人生价值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材分析

《第十三课实现人生价值》是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的重要内容。本课通过讲述人生价值的内涵、如何实现人生价值以及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本节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核心素养目标

1.道德修养:理解并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自我约束能力。

2.社会责任: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

3.法治意识:了解法律对个人行为的规定,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

4.实践能力:通过讨论、分享等方式,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实现个人价值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previouslessons中已经学习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等基础知识,对道德与法治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够理解基本的道德规范和社会规则。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七年级的学生处于青春期初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通过讨论、互动等方式学习。他们在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合作学习方面有一定的能力,但个别学生可能在表达和自我管理方面存在不足。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理解人生价值的抽象概念:学生可能难以理解人生价值的多维度和抽象性。

-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来实现个人价值。

-自我反思和自我管理:学生在自我认识和自我管理方面可能存在挑战,需要引导他们进行自我反思和目标设定。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1.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特点,采用讲授法介绍人生价值的概念,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案例研究法分析具体事例,以及项目导向学习法鼓励学生制定个人发展计划。

2.教学活动: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不同社会角色,体验不同人生价值;通过小组实验,探讨合作与个人价值实现的关系;利用游戏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3.教学媒体: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案例和视频资料,增强课堂的直观性和互动性,同时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五、教学过程设计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用时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关于不同人物在不同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的短片,让学生初步感受人生价值的多样性。

2.提出问题:请学生分享他们对人生价值的理解和看法,激发学生的思考。

二、讲授新课(用时20分钟)

1.讲解人生价值的内涵:从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面讲解人生价值的内涵,引导学生理解人生价值的多维度。

2.分析如何实现人生价值:通过案例研究,分析在不同岗位上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道德修养、社会责任、法治意识等核心素养。

三、师生互动环节(用时15分钟)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如何在合作中实现个人价值?

-如何在挫折中坚持追求人生价值?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巩固练习(用时5分钟)

1.练习:教师提出相关问题,学生回答,以检验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讨论:针对练习中的问题,学生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五、课堂总结与作业布置(用时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

2.布置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实现人生价值的短文,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用时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总结收获和不足。

2.学生提出对本节课的建议,教师给予反馈。

六、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显著,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理解:学生能够准确理解人生价值的内涵,包括个人价值、社会价值和国家价值三个层面,并能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2.核心素养提升:学生在道德修养、社会责任、法治意识等方面有了明显提升。他们能够认识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尊重他人,展现出良好的道德品质。

3.实践能力增强: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学会了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4.思维能力拓展: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学会了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够独立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5.情感态度转变:学生对人生价值有了更加积极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