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docx
文件大小:14.27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3-24
总字数:约2.54千字
文档摘要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第二节消化和吸收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第二节消化和吸收,包括食物的消化过程、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消化系统的组成。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内容与学生在小学阶段学过的食物营养知识相联系,通过复习和拓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消化吸收的过程和消化系统的功能。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通过实验探究食物的消化过程。

2.增强学生对人体消化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认识,提升生命观念。

3.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学会运用科学方法分析消化吸收现象。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食物营养的基本知识,对食物的分类、营养素的作用有所了解。但对于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吸收过程,以及消化系统的具体结构和功能,学生可能只有初步的认识。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七年级学生对生物学充满好奇,尤其是与自身健康密切相关的知识。他们的学习能力强,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学习新知识。学习风格多样,有的学生偏好通过实验操作来学习,有的则更倾向于通过阅读和讨论来理解。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对消化系统的复杂结构和消化吸收的生理过程可能感到困惑,难以直观理解。此外,对于食物营养和消化吸收的科学原理,学生可能缺乏系统的认识,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建立。此外,实验操作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学生需要掌握正确的实验技巧和安全知识。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拥有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相关教材,以便随时查阅。

2.辅助材料:准备消化系统结构图、食物消化过程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增强学生的直观理解。

3.实验器材:准备唾液、淀粉、馒头等实验材料,以及显微镜、试管、滴管等实验器材,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安排实验操作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空间和实验操作环境。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展示食物图片,引导学生回顾食物的种类和营养素。

-提问:食物进入人体后会发生什么变化?哪些器官参与了这个过程?

-引出课题:消化和吸收。

2.讲授新知(20分钟)

-消化系统的组成:展示消化系统结构图,讲解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肝脏、胰腺等器官的位置和功能。

-食物的消化过程:以视频展示食物从口腔到小肠的消化过程,讲解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等消化酶的作用。

-营养物质的吸收:讲解小肠壁的结构特点,以及水、无机盐、维生素、氨基酸、葡萄糖等营养物质的吸收方式。

-实验演示:展示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实验,让学生观察淀粉和碘液的反应变化,理解消化酶的作用。

3.巩固练习(10分钟)

-提问:请列举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及其功能。

-学生分组讨论:食物在消化过程中会经过哪些器官?每个器官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学生展示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课堂小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过程、营养物质的吸收。

-强调消化酶在消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布置课后思考题:如何保持消化系统的健康?

5.作业布置(5分钟)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查阅资料,了解消化系统疾病的相关知识。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六、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程度:

-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消化系统的组成,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肝脏、胰腺等器官的位置和功能。

-学生理解食物在消化过程中的变化,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以及不同消化酶的作用。

-学生掌握了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包括水、无机盐、维生素、氨基酸、葡萄糖等营养物质的吸收方式和小肠壁的结构特点。

2.能力提升:

-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提升了观察和实验的能力,能够运用科学方法分析消化吸收现象。

-学生在分组讨论中,提高了合作学习和交流表达的能力,能够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并倾听他人的意见。

-学生通过解决课后练习题,增强了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生命观念的形成:

-学生对人体的消化吸收过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形成了对人体生命活动的尊重和关注。

-学生理解了营养与健康的关系,意识到合理膳食的重要性,有助于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学生认识到消化系统疾病对健康的影响,增强了自我保健意识。

4.科学素养的提高:

-学生通过学习消化吸收的知识,提高了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激发了进一步探索生命奥秘的欲望。

-学生学会了如何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增强了科学探究的能力。

-学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