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季版)江苏省盱眙县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优化心理品质第四课做情绪的主人第2框阳光的心态说课稿苏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
(2024年秋季版)江苏省盱眙县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优化心理品质第四课做情绪的主人第2框阳光的心态
本框内容围绕“阳光的心态”这一主题,引导学生认识积极心态的重要性,学会调控情绪,培养乐观、自信、勇敢的心理品质。具体内容包括:了解积极心态的定义和作用;学习调控情绪的方法,如深呼吸、转移注意力、积极思考等;培养乐观、自信、勇敢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素质。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增强学生情绪调控能力,学会合理表达和处理负面情绪。
3.提高学生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形成健康的心态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4.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
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对情绪有一定的认识,了解基本的情绪表达和调节方法。但对于情绪的深层理解,如情绪与心理品质的关系、如何培养积极心态等方面,认识还较为浅显。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自我认知、情绪表达等方面有着较强的兴趣。他们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愿意尝试新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偏好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部分学生则更倾向于理论学习和自主探究。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由于年龄特点,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情绪波动大、易受外界影响的问题。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
-对情绪调节方法的掌握不够熟练,难以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在面对负面情绪时,缺乏有效的应对策略,容易产生消极情绪;
-在培养积极心态方面,可能存在困惑,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情绪,提高情绪调节能力,培养积极心态。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系统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积极心态的概念和重要性。
2.讨论法:组织学生就情绪调节方法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参与度。
3.案例分析法:选取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情绪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手段:
1.多媒体演示:利用PPT展示情绪调节技巧和心理品质培养的方法,增强直观性。
2.角色扮演:通过模拟情境,让学生体验不同情绪,学会情绪管理和表达。
3.互动软件:使用教学软件进行情绪调节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情绪管理技巧。
五、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环节(5分钟)**
1.播放一段关于情绪调节的短视频,引发学生对情绪管理的兴趣。
2.提问:视频中的人物是如何处理情绪的?他们采用了哪些方法?
3.学生分享观看感受和已有经验,教师简要总结。
**讲授新课(15分钟)**
1.讲解积极心态的定义和作用,用时5分钟。
-提出问题:什么是积极心态?积极心态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深入讲解。
2.学习调控情绪的方法,用时5分钟。
-讲解深呼吸、转移注意力、积极思考等情绪调节方法。
-通过实例说明这些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乐观、自信、勇敢的心理品质,用时5分钟。
-分析乐观、自信、勇敢的心理品质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培养这些品质。
**巩固练习(10分钟)**
1.情绪调节小测验,用时5分钟。
-学生独立完成情绪调节小测验,检验所学知识。
-教师讲解答案,点评学生的掌握情况。
2.分组讨论,用时5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所学情绪调节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你认为自己目前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为什么?
2.学生分享自己的心态体验,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积极心态的重要性。
**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1.角色扮演,用时5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情境下的情绪调节。
-教师观察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情绪调节技巧。
2.情绪管理游戏,用时5分钟。
-利用教学软件进行情绪管理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情绪调节。
-教师点评游戏过程,强调情绪调节的重要性。
**总结与反思(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积极心态和情绪调节的重要性。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培养积极心态。
**用时总计:45分钟**
六、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情绪认知能力提升**:学生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