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市七年级生物下册8.2细胞的分裂与分化说课稿苏科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江苏省如皋市七年级生物下册8.2细胞的分裂与分化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七年级
3.授课时间:2023年10月26日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实验观察细胞分裂和分化的过程。
2.增强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理解细胞分裂与分化的关系。
3.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鼓励学生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细胞分裂的规律。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让学生认识到细胞分裂与分化在生物体生长发育中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细胞分裂的过程及其意义:重点在于理解细胞分裂的具体步骤和细胞周期。
2.细胞分化的概念和特点:强调细胞分化是如何导致细胞形态和功能差异的过程。
难点:
1.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微观机制:理解细胞分裂和分化在分子水平上的复杂过程。
2.细胞分裂与分化在生物学中的应用:如何将这些概念应用于解释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遗传变异。
解决办法:
1.通过模拟实验和多媒体演示,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细胞分裂的过程。
2.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探索细胞分化的内在机制。
3.结合实际案例,如植物生长、动物发育等,让学生理解细胞分裂与分化在生物学中的应用。
4.设计问题引导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逐步突破难点。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法结合实验演示,讲解细胞分裂与分化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细胞分裂的周期性和细胞分化的多样性,促进深度理解。
3.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细胞分裂和分化的过程,增强学习体验。
4.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细胞结构的动态变化,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抽象概念。
5.安排实验操作环节,让学生亲自观察细胞分裂,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展示一组动植物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图片,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细胞在做什么吗?它们是如何变化的?”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细胞分裂和分化的意义,例如:“为什么生物体需要细胞分裂和分化?它们在我们的身体中扮演什么角色?”
3.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已有知识,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细胞分裂概述(5分钟)
-讲解细胞分裂的概念、过程和意义。
-使用动画演示细胞分裂的过程,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强调细胞分裂在生物体生长发育和遗传传递中的作用。
2.细胞分化(10分钟)
-讲解细胞分化的概念、特点及与细胞分裂的关系。
-分析细胞分化的过程,包括基因表达和细胞形态的变化。
-结合实际案例,如皮肤细胞和心脏细胞的分化,帮助学生理解细胞分化的多样性。
3.细胞周期(5分钟)
-讲解细胞周期的概念、阶段及相互关系。
-使用图表展示细胞周期的各个阶段,如G1、S、G2和M期。
-分析细胞周期与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关系。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练习题: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2.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练习题,互相解答疑问,促进合作学习。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细胞分裂和分化在生物学中的应用。
2.学生回答:请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并补充。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学生提问: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解答。
2.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细胞,模拟细胞分裂和分化的过程,加深理解。
六、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要求(5分钟)
1.鼓励学生关注细胞分裂和分化在生物医学、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应用。
2.引导学生思考细胞分裂和分化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总用时:45分钟
知识点梳理
1.细胞分裂的概念:
-细胞分裂是指生物体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的细胞的过程。
-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基础。
2.细胞分裂的类型:
-有丝分裂:真核生物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减数分裂:生殖细胞分裂,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
3.细胞分裂的过程:
-有丝分裂:细胞核先进行染色体复制,然后通过分裂产生两个相同的细胞核,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
-减数分裂:染色体复制一次,分裂两次,形成四个基因组成不同的生殖细胞。
4.细胞分化的概念:
-细胞分化是指从原始细胞分化出具有特定形态和功能的细胞的过程。
-细胞分化是生物体形成不同组织和器官的基础。
5.细胞分化的特点:
-基因表达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