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秋新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第1课时 物质燃烧的条件 灭火原理.pptx
文件大小:2.98 M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3-24
总字数:约3.68千字
文档摘要

第三单元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第1课时物质燃烧的条件灭火原理

1.认识燃烧的概念以及燃烧的条件,学会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2.认识灭火的原理,掌握灭火的常用措施。学习目标

酒精可以燃烧,前面我们也进行过木炭、硫、铁丝等物质的燃烧实验。那么物质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呢?消毒酒精喷雾遇到明火为什么可能会引发火灾甚至发生爆炸?小面积的失火为什么可以用湿布盖灭?情境导入

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物质燃烧的条件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88-90页的有关内容,然后我们一起探究物质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物质燃烧需要哪些条件?提出问题形成假设假设1:物质燃烧需要有可燃物。假设2:物质燃烧需要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假设3:物质燃烧需要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达到一定温度接触空气(或氧气)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氧气能助燃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物质燃烧的条件1.学生实验探究

物质燃烧需要有可燃物小石块无明显现象;火柴加热一段时间后开始燃烧;细沙无明显现象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物质燃烧的条件1.学生实验探究

火柴头A和C不燃烧,火柴头B燃烧物质燃烧需要接触空气(或氧气),温度达到一定温度物质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物质燃烧需要接触空气(或氧气)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物质燃烧的条件

1.实验结论中的条件是否要同时具备才会发生燃烧?如果缺少其中一个条件会怎样?请尝试用上面的实验现象证明你的观点。三个条件要同时具备才会发生燃烧,缺少其中一个条件便无法燃烧。实验中小石块缺少“可燃物”的条件,火柴头A缺少“达到一定温度”的条件,火柴头C缺少“与空气接触”的条件,结果都不燃烧;而火柴头B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发生了燃烧,由此可以证明。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物质燃烧的条件2.讨论与交流

2.影响燃烧的条件有多个,在设计实验探究其中一个时,其他几个条件需要怎样设计?其他几个条件需要保持不变。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物质燃烧的条件2.讨论与交流

1.物质本身是可燃物。2.可燃物接触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白磷红磷硫木材木炭无烟煤着火点/℃40240260250——330320——370700——750常见可燃物的着火点(通常状况下)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物质燃烧的条件3.燃烧需要的条件

着火点:可燃物燃烧必须达到的最低温度。着火点与可燃物的种类、状态,以及大气压强等因素有关。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属性,一般情况下是固定不变的,应该采用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的方法来灭火,而不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特别提醒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物质燃烧的条件3.燃烧需要的条件

在科学实验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变量)会影响实验结果。在研究这类含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时,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一个因素,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最后再综合分析。这就是控制变量。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物质燃烧的条件4.思路与方法导引——控制变量

当火作为人类的朋友出现时,我们为了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可采取哪些措施?增加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增加空气的流通,提高氧气的含量当火成为人类的敌人时,我们应如何将其消灭掉?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燃烧的条件,通过控制燃烧的条件,使燃烧反应停止就能够灭火。合作探究探究点二灭火依据什么原理

abcd图中灭火实例所依据的原理是什么?合作探究探究点二灭火依据什么原理1.讨论与交流

喷出的水蒸发时会吸热,可使温度降至燃烧物的着火点以下盖上湿布可降低燃烧物的温度并使其隔绝空气盖上锅盖可使燃烧物隔绝空气清除掉可燃物,使燃烧不能持续合作探究探究点二灭火依据什么原理

1.物质本身是可燃物。2.可燃物接触氧气或空气。3.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1.清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缺一不可其一即可请你思考:是否只要具备其中一项便可灭火?为什么?合作探究探究点二灭火依据什么原理

阅读下图,列举在家居生活和野外活动中应该注意的防火安全措施。人们在社会生产、生活中,不仅要利用燃烧为人类造福,也要学习防火、灭火、失火自救等知识和方法。合作探究探究点二灭火依据什么原理

喷射带水渍泡沫的二氧化碳,用于扑灭木材、棉布及可燃油的失火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由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小苏打粉,用于扑灭火灾及油、气燃火液态二氧化碳喷出后汽化,用于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