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运动和力》复习课教案
〔设计意图〕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帮助学生对本章知识点作一梳理。主要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由学生自
己归纳整理,老师只是起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关键地方给以强调和点拨。
〔复习目标〕
1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
2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选定参照物;
3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4、知道力和运动的关系,正确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
5、知道物体的惯性,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
6、通过构建知识框架和网络,使学生牢记基础知识,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
〔重点和难点〕
1、参照物的概念2、认识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3、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理解.
4、二力平衡及其条件的应用.
5、正确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物体的浮沉条件。
〔教具和学具〕伽利略斜面、二力平衡实验器材、实物投影仪等
〔课前准备〕
1、要求学生通过课前复习给本章内容列出一知识框架。
2、要求学生课前写出本章知识点中还有哪些不甚理解或需要讨论的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与时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点评
间分配
-1-/8
要点内容
一、运动的描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
述运动。参照物: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即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我们心中假定不动的物体,如果另
一个物体相对它的位置改变,则另
一个物体是运动的;如果另一个物
二、运动的快1、速度体相对它的位置不改变,则另一个
慢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物体是静止的。)
量。
定义: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公式:V=S/t1m/s=
3.6km/h
V——速度——米每秒
(m/s)s——路程——米(m)t
——时间——秒(S)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快慢不
变的运动。
如何使用刻度尺?
三、长度、时1、观察量程、分度值;2、刻度尺
间及其测量要放正,贴近被测物体;
3、视线跟尺面垂直;4、估测到
分度值的下一位。
同学们已整理出了一些思路,下面我
们一起来梳理一下吧。在梳理过程
中,你有哪些疑惑的地方或是有哪些
新见解请随时提出。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