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18部编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教学纲要计划.docx
文件大小:39.85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3-24
总字数:约3.54千字
文档摘要

2018部编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教学纲要计划

?一、教材分析

2018部编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教材以宪法教育为核心,围绕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展现了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等重要内容。

教材结构清晰,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引领学生认识宪法,理解宪法的地位和作用,树立宪法意识。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详细阐述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帮助学生明确如何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聚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以及国家机构等内容,让学生了解我国政治生活的基本架构。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强调法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追求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通过丰富的案例、活动设计等,增强了教材的可读性和吸引力,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他们思维活跃,开始关注社会现象和国家大事,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知识基础方面,学生已经对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有了初步了解,但对于宪法等重要法律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在能力方面,他们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学生渴望公平、正义,追求自由和平等,但对如何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以及如何在社会生活中践行法治精神还存在困惑。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明确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3.掌握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以及国家机构的相关知识。

4.理解法治的内涵,懂得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价值。

(二)能力目标

1.提高学生阅读、分析法律条文和材料的能力。

2.培养学生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能力。

3.增强学生参与政治生活、辨别是非的能力。

4.提升学生运用法治思维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热爱宪法,尊崇宪法。

2.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3.引导学生追求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做守法、护法的好公民。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宪法的地位和主要内容。

2.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

4.法治与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关系。

(二)教学难点

1.如何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并在实际生活中做到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3.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政治制度概念,增强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4.让学生深刻领会法治精神,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

五、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

通过系统、准确的讲解,向学生传授教材中的重要概念、原理和知识点,使学生对基础知识有清晰的认识。例如,在讲解宪法的相关内容时,详细阐述宪法的本质、特征、制定和修改程序等。

(二)案例分析法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如在讲解公民权利时,展示一些侵犯公民权利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公民的哪些权利受到了侵犯,应该如何维护自身权利。通过案例分析,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小组合作学习法

将学生分成小组,围绕特定的问题或主题进行合作探究。如在探讨我国政治制度的优势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收集资料,然后各小组进行汇报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活动教学法

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如角色扮演、模拟法庭等。在学习公民的基本义务时,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角色,体验履行义务的过程和重要性。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六、教学进度安排

(一)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约6课时)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2课时)

-第一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第二框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4课时)

-第一框坚持依宪治国

-第二框加强宪法监督

(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约8课时)

-第三课公民权利(3课时)

-第一框公民基本权利

-第二框依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