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填空版)
1.减数分裂Ⅰ的主要特征:
(1)同源染色体配对——______________;
(2)四分体中的______________可以发生互换;
(3)______________分离,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
结果是: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形成______________个次级精母细胞,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形成1个______________和1个______________。该过程染色体数目______________。(P18图示)
2.在减数分裂前,每个精原细胞的染色体复制______________次,而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连续分裂______________次,最后形成四个精细胞。这两次分裂分别叫作减数分裂Ⅰ(也叫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分裂Ⅱ(也叫减数第二次分裂)。(P19)
3.减数分裂Ⅱ的主要特征:每条染色体的______________分裂,______________分开,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结果是:2个次级精母细胞形成______________;1个次级卵母细胞形成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第一极体形成______________。(P19“图示”)
4.产生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的细胞分裂方式是______________;产生精细胞(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方式是______________。(P19)
5.同源染色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分体存在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不同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哺乳动物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示意图(P22)
9.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在特征上的主要区别在于有丝分裂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特征有丝分裂都没有)。(P22)
10.受精作用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精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P27)
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答案版)
1.减数分裂Ⅰ的主要特征:
(1)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
(2)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可以发生互换;
(3)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
结果是: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形成2个次级精母细胞,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形成1个次级卵母细胞和1个极体细胞。该过程染色体数目减半。(P18图示)
2.在减数分裂前,每个精原细胞的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连续分裂两次,最后形成四个精细胞。这两次分裂分别叫作减数分裂Ⅰ(也叫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分裂Ⅱ(也叫减数第二次分裂)。(P19)
3.减数分裂Ⅱ的主要特征: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结果是:2个次级精母细胞形成4个精细胞;1个次级卵母细胞形成1个卵细胞和1个极体细胞,第一极体形成2个极体细胞。(P19“图示”)
4.产生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的细胞分裂方式是有丝分裂;产生精细胞(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方式是减数分裂。(P19)
5.同源染色体是指形态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中能够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6.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时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四分体存在时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和中期,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中、后和末期。
7.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不同点有细胞质是否均等分裂、是否变形、成熟的生殖细胞数目不同、各种细胞名称不同、形成场所不同。
8.哺乳动物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示意图(P22)
9.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在特征上的主要区别在于有丝分裂没有联会、四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