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件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文件大小:820.95 KB
总页数:21 页
更新时间:2025-03-24
总字数:约1.09千字
文档摘要

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探究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性】;领域;领域;领域;领域;领域;学案题5.(2025·北京海淀高三上期末·4)清代,一些地区的地主放弃了传统的租佃经营方式,改为雇工经营,他们在经营土地的同时,办起油坊、酒坊等作坊,成新兴的经营地主。“经营地主”的出现()A.减轻了对农民的剥削程度 B.反映了农业生产商品化趋势C.导致了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D.提高了手工业生产者的地位

学案题6.(2025·山东泰山教育联盟高三测评·4)清代《登州府志》记载,“纺织花布,以自衣被。穷乡山陬,无问男妇为之,其织作须织工。勤有余布,亦兼鬻于乡市,复有布贾贩之城市”。反映出当时登州()

A.家庭劳动分工的变化 B.家庭手工业助推商业发展

C.城市经济的发展进步 D.出现了经济的区域性分工

学案题8.(2025·浙江诸暨高三上12月诊断·4)明朝后期,葡萄牙人为了能够从日本与中国的白银差价中谋利,从澳门把中国的丝绢运到日本售取白银,美洲的白银通过西班牙等国商人对华贸易输入中国、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等也带来许多白银。明朝后期国际市场的白银的大量输入()

A.造成传统的印度洋贸易衰落B.使白银开始成为国家财政的基本支付手段

C.推动了我国货币制度的演进D.促使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交通达到了顶峰;【探究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性】;【探究二:思想领域的变化】;【探究二:思想领域的变化】;项目;变化的表现;3.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思想家;【探究三:小说与戏曲】;【探究三:小说与戏曲】;【探究四:科技】;成就:;学案题20.(2025·安徽六校高三下质检·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末时期,欧洲天主教耶稣会士成为西学东渐的使者。利玛窦发挥的作用尤为突出。他改换儒服,并自称儒生;还努力钻研儒家典籍,以经典中的天、上帝来称呼天主教的天主,认为二者名异实同。其他传教士大都积极遵循这种传教策略,哲学、语言学、地理学、美术、数学、水利、医学等西学得以在中国传播。此时,针对学风玄虚不实的趋势,士大夫群体提倡实学。以徐光启、李之藻、杨廷??为代表的一批人主张吸收西学,主张“并蓄兼收”,“借异己之物,以激发本来之真性”达到“终实相生”的目的。——摘编自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末“西学东渐”的特点。(7分)

;16—18世纪,在西学传入中国的同时,中华文化在欧洲也得到传播。孔子的思想以及儒家经典传入欧洲,中国的史学、地理学以及科技、文学等成就也相继传入,引起欧洲社会上层和知识界的热烈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