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单元二战后世界的新变化与当代世界发展趋势;;1.二战后世界经济的新变化
(1)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新变化;产业结构调整;(2)发展中国家经济
①快速发展:二战后,将经济独立作为首要目标,实现了快速发展。
②面临问题: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差;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3)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①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
②进入20世纪90年代,跨国公司迅猛发展,世界贸易组织诞生,把贸易、投资和服务的国际化提高到新的水平。
③进入21世纪,随着以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
④存在问题: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失控的风险;出现了所谓“逆全球化”现象。;2.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1)起步阶段(15—18世纪中期):随着新航路开辟和商业资本主义殖民高潮的到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2)初步形成阶段(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和工业资本主义高潮的到来,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出现了全球化第一次高潮。
(3)最终形成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资本主义高潮的到来,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出现了全球化第二次高潮。;(4)陷入困境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两次世界大战及其间的经济大危机,使全球化遭到重创。
(5)制度化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把全球化推进到制度化阶段。
(6)全面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放松对经济的管制,网络信息技术的兴起,交通、贸易、生产、科技、文化等全球化的加强使全球化进入全面发展阶段。;3.二战后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因素
(1)科学技术革命特别是交通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的时间和空间距离。
(2)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强有力推动者。跨国公司形成国际生产和营销网络,带动了贸易、资本、科技等各个领域的进一步国际化。;(3)国际金融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催??剂。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促进了国际金融的发展,使国际贸易更加便利,资本流动更加便捷。
(4)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原来实行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汇入了全球化的浪潮,使世界市场具有真正的全球意义。
(5)外部条件上,东西方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瓦解,国际形势趋于缓和,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4.二战后全球化的危机和深入发展
(1)全球化的危机
①世界市场的形成扩大了战争的规模。20世纪的前50年,人类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其破坏力巨大,人类面临着生存的危机。
②全球化使经济危机更具破坏性,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暴露了世界市场的弱点,无序而混乱。;(2)深入发展: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后,和平与发展成为历史潮流,经济全球化不可阻挡,新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涵盖了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具有了真正的全球意义。;1.(2024·天一大联考模拟)1945年,英国工党顺应民众“人民战争”应该为人民创造出美好前景的期盼,提出“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大不列颠共同体”竞选宣言,从而赢得大选。为实施这一宣言,战后英国()
A.加入了欧洲共同体 B.加强经济宏观调控
C.推进公有化进程 D.建立“福利国家”;D[根据材料“为人民创造出美好前景的期盼”可知,战后英国工党提出应该为人民创造美好前景,且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大不列颠共同体”,体现了其打算改善人民生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8年,英国宣布建成“福利国家”,逐步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和教育等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这有助于改善人民生活,故选D项;英国是1973年加入的欧共体,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等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的调整,谋求资本主义的生存发展,但这与人民的美好前景关系不大,排除B项;英国在二战后也是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国家干预不代表推进公有化进程,排除C项。];2.(2024·湖南名校联考)学者陈江生指出,近年来“以信息革命为先导,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奏响了世界互联互通的新乐曲,各种新技术、新制度把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全球利益共享和责任共担进一步深化”。对此的合理解释是,当今世界()
A.经济全球化向后的阻力受到遏制
B.经济全球化向前的动力不断发展
C.和平与发展成为历史潮流
D.科技进步推动全球合作共赢;B[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学者认为近年来信息革命推动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说明经济全球化向前的动力不断发展,故选B项;材料强调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