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校长在中考复习备考研讨会上讲话:聚焦中考命题核心!靶向突破薄弱环节!.docx
文件大小:13.15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3-24
总字数:约1.52千字
文档摘要

各位老师、各位同仁:

今天是2025年3月21日,距离中考还有92天。。春寒料峭之际,我们相聚一堂,召开这次中考复习备考研讨会,目的只有一个——凝心聚力,精准发力,确保我校学子在今年的中考中再创佳绩。

在上个月的教师研讨会上,我们明确了本届中考命题重点与方向。现在,全校各学科已全面转入复习阶段,教研组长们形成了系统的复习策略,全体教师精心研磨课堂。因此,我向全体师生提出:要聚焦命题方向,把握考试脉搏,靶向精准备考。

1.明晰方向,把脉命题,精准发力

如今距离6月21日中考,仅剩三个月的时间。除去周末休息、清明假期、中考体育测试和实验操作考试等,我们能够真正用于课堂教学的时间已经不多。所以,必须做到精准施教,靶向发力。根据近五年命题规律和《考试说明》,我们要绘制知识地图,明确重点、难点、易错点。将这92天划分为夯实基础、专题突破、综合提升三个阶段,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稳步向上,实现自我突破。

2.夯实底座,构建体系,融会贯通

知识是一座大厦,底座不牢,地动山摇。我们要引导学生扎根课本,吃透教材。中考命题的源头活水来自课本,教材上的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个范例、每一道习题背后都蕴含着命题者的匠心独运。学生要透过字面,悟出精髓,将零散的知识点串成知识链,编织成知识网,构建立体的知识体系。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不是简单地积累,而是不断地思考、整合与提升。我们要引导学生思考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物理学的力学与电学看似两个体系,实则内在相通;化学的有机与无机表面迥异,骨子里却是一脉相承。只有融会贯通,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3.变革方法,提质增效,弯道超车

当下中考命题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由单纯的知识考查转向能力素养的综合测评。如果我们依然固守传统的题海战术,就如同在已经更新的赛道上用老旧的装备奔跑,事倍功半。我们要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与方法。

教师要深入研究考纲,解构考题,提炼命题规律,设计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不是简单地讲解答案,而是揭示解题思路;不是机械地训练操作,而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一道题可以用多种方法解答,一个知识点可以从多个角度理解。我们要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的见解。

我常问老师们:你是用一种方法讲十遍,还是用十种方法讲一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还是启发他们独立思考?真正的教育不是填鸭式的灌输,而是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

4.精准诊断,靶向治疗,双向奔赴

备考如同治病,需要精准诊断,靶向治疗。每一次测试后,我们要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找出共性问题与个性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辅导。编制错题本,定期回顾;建立专题卷,针对性突破;开展小组研讨,互学互促。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明确中考的规则与要求,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进步。教师要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学生要做学习的主人。师生双向奔赴,共同努力,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5.调整心态,均衡用力,健康备考

中考重要,但健康更重要。我们要指导学生科学安排时间,劳逸结合,注重营养,保证睡眠。紧张的学习之余,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身心健康。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面对挫折不气馁,遇到困难不退缩。

本学期的核心任务是聚焦中考,精准备考,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发挥出最佳水平,考入理想的高中。请各位老师在日常教学中落实以上要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辅导方案。各班主任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疏导,给予鼓励。

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全体初三学子必将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