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文件大小:18.11 M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3-24
总字数:约5千字
文档摘要

课标要求:1.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2.通过了解秦朝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的原因。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1、西北秦国为什么能统一中国?2、它是如何治理“大一统”国家的呢?3、它为什么又昙花一现?“大一统”不同于“大统一”,不只是单纯的地域统一,更多的是指在国家政治上的整齐划一,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上的高度集中。

材料一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然而中国得而畜使之。南海则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干焉,然而中国得而财之。东海则有紫紜、鱼、盐焉,然而中国得而衣食之。西海则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国得而用之。——《荀子·王制篇》1、秦统一的历史条件材料二乱莫大于无天子,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残,不得息。——《吕氏春秋》梁惠王:“天下恶乎定?”孟子:“定于一。”——《孟子·梁惠王章句》群众基础: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材料三秦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贾谊《过秦论》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萃并诸侯。(郑国渠)“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史记》地理条件:秦国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经济基础:各地经济联系加强,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一、秦的统一

1、秦统一的历史条件材料四“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史记》前代基础:商鞅变法富国强兵,为统一奠定基础材料五晋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宾客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史记·秦孝公求贤令》个人因素:历代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清明历代秦国重臣原身份百里奚虞国人商鞅魏国人张仪魏国人李斯楚国人材料六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战国策·秦策三》战争策略:远交近攻、分化瓦解、各个击破一、秦的统一

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前228年灭赵前223年灭楚前222年灭燕前221年灭齐秦楚齐韩赵魏燕寿春临淄邯郸大梁郑蓟勃海海东河水水汾咸阳秦前221年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建立第一个统一王朝——秦朝,定都咸阳。2、秦统一的过程一、秦的统一

面对辽阔的帝国,秦朝采用了怎样的统治措施巩固统一?西至临洮、羌中东至海暨朝鲜南至北向户北方: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南方:征服南方越族,加强对云贵地区的控制。3、开拓疆域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一、秦的统一

专制主义一种决策方式,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汇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政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一种管理方式,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实行垂直管理。(1)概念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4、秦巩固统一的举措一、秦的统一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2)基本内容4、秦巩固统一的举措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秦的统一

皇帝名号的由来统一天下、德盖三皇、功过五帝“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朕”秦始皇头上戴的叫冕,前后垂挂的玉串称旒,穿的衣服称衮服。这种装饰为皇帝独有---显示皇帝独尊。皇帝制度有哪些特征?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4、秦巩固统一的举措皇帝制度一、秦的统一

三公九卿制度特点:①互不统属、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②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决策失误。4、秦巩固统一的举措皇帝御史大夫太尉奉常郎中令卫尉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太仆(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负责监察百官)(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军事(虚设)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