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与法治》易错易混改错练习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第一课
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民族谋复兴。
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
3.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中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
起来的伟大飞跃。
第二课
1.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中国共产党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3.求真务实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
4.要发挥共产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
第三课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行使行政领导权。
2.党把自己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是党科学执政的重要体现。
3.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旨在全面增强党的执政能力。
4.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
5.推进新时代党建的着力点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6.依法行政是党的基本执政方式。
7科.学执政是基本前提,民主执政是基本途径,依法执政是本质所在,三者是有机统一的。
第四课
1.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是在国家生活中实现人民民主的根本政治保证。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
3人.民民主专政是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1
我国的全过程民主是一种全链条、全方位、全民的民主。
4.人民民主包括对广大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制两个方面。
5.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也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6.我国的国家职能决定国家性质,国家性质反映国家职能。
7.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领导核心,要切实履行国家职能。
第五课
1.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享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2.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3.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立法机关。
4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工作人员,人大代表代替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定了我国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
6.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领导其他国家机关开展工作。
7.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需要健全人大对各级党委、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司法机关监督
制度。
8.在我国,各个国家机关是相互分工、相互制衡的关系。
第六课
1.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2.遵守宪法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3.人民政协围绕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国家职能。
4.人大代表是直接选举产生,政协委员是间接选举产生。
5.人民群众依托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依法间接行使民主权利。
6.实行基层群众自治,能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7.村民委员会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国家机关。
8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党员选举产生,向村党支部负责并报告工作。
2
9.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元结构是我国民族格局的最重要特点。
10.我国在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法院为自治机
关,行使局度自治权。
11.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县、自治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