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8课北宋的政治
【教学目】
①知道北宋建立及统一的相关史实。(时空观念、唯物史观)
②知道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影响,能辩证分析崇文抑武方针。(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③知道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及影响,感受士大夫救国家于危难中的决心和情怀。(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教学难点:辩证分析崇文抑武,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却忆金明池上路,红裙争看绿衣郎。这句诗出自王安石。金明池,就是北宋科举考试后放榜的地方,
绿衣郎就是及第的进士。王安石这首诗,描写的正是宋朝“榜下捉婿”的婚嫁之风。为什么宋朝会有这么
多人抢进士做女婿呢?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走进本课,学习北宋的政治。
环节二:整体感知
1、先导阅读:温故知新:五代十国局面形成的根源是什么?结合本课内容思考,北宋建立后是如何解决这
个问题,进一步加强统治的?
答案提示:
武将专权防弊之政而双山击住菽新弊又生十鼻十众*
加强中央集权王安石变法
藩镇割据
环节三:新课教学
(-)目导学一:陈桥兵变和北宋的建立
1、自主学习:【时空观念】阅读教材P44,补充北宋建立及统一的相关史实。
兵变夺权北宋建立北宋统一
人物:时间:时间:
官职:建立者:战略:
事件:影响:
都城:
答案提示:
兵变夺权北宋建立北宋统一
人物:赵匡胤时间:960年时间:979年
官职:殿前都点检建立者:赵匡胤战略:先南后北
(宋太祖)
事件:陈桥兵变,影响:结束了五代十
黄袍加身。都城:开封(东京)国的分裂局面。
2、教师指导:【时空观念】对比唐宋疆域图,想一想:北宋实现全国统一了吗?
唐朝疆域图北宋形势图
答案提示:北宋只是完成局部统一,未能统一全国。
教师指导:观察地图可以看出,北宋周边还有辽、西夏、回鹘、吐蕃、大理等政权,处于多个民族政权并
立的状态。
(二)目标导学二:中央集权的加强
1、教师指导:
①温故知新:此前的唐朝和五代十国都有哪些前车之鉴?
宋代立国的基本精神,正是“防弊之政。其设范立制的立足点,在于防止前车之鉴的复现。
——邓小南《宋代“祖宗之法”治国得失考》
答案提示:宰相专权、藩镇割据、武将夺权
②温故知新:宋太祖该如何做才能避免北宋成为“五代之后另一个短命王朝?
答案提示:分权、收权、崇文抑武
2、自主学习:【探究一】阅读教材P45,结合左侧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说一说宋太祖是如何实现分权的?
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权
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权
答案提示:分化事权,分割宰相权力;设副宰相与宰相共同议政。
财政、行政、军政、二府三司制
教师指导:通过北宋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可知,宋朝侧重削弱宰相权力。削弱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设
立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如设枢密院掌握军政大权,设三司掌握财政大权。这样宰相所掌仅限
于行政权了。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合称“二府。皇帝利用二府三司发号施令,独断专行。
二是设置副使,通过设宰相、枢密使和三司使的副手,与各部门长官相互制约,以削弱各部门长官的权力。
3、问题探:【唯物史观】根据材料思考宋太祖对中央机构的改革产生了哪些影响?
形成政事堂主管政治、枢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