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精品课件 第6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3).ppt
文件大小:5.83 MB
总页数:16 页
更新时间:2025-03-24
总字数:约1.8千字
文档摘要

*习题链接基础题感受美好自然,培养语文素养!GANSHOUMEIHAOZIRANPEIYANGYUWENSUYANG人教八年级上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1温馨提示:点击进入讲评2345678一、理解性默写1.晏殊的《浣溪沙》中,以“新”“旧”的衬托来展现词人旧地重游,感慨万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采桑子》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绘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返回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3.《相见欢》中回忆中原沦丧、贵族南逃的往事,抒发了对国土恐难收复的沉痛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写词人沉迷美景,乐不思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返回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二、阅读题5.阅读《浣溪沙》,完成下面小题。(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蕴含了什么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任谁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点拨】这两句词写词人看到花儿凋谢,时光流逝,感到无奈,但又看到燕子飞回来了,得到了安慰。据此分析作答即可。(2)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这首词抒发了词人对人事变迁、聚散不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惋惜。返回6.阅读《采桑子》,完成下面小题。(1)词的上片第一句在整首词中的作用是什么?上片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上片第一句总摄全词,点明题意,直抒赞美之情。上片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了蜿蜒曲折的绿水,长满芳草的长堤,动听的乐曲,描绘了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点拨】第一问考查词句的作用,要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首句“轻舟短棹西湖好”点明了乘船游湖的总体感觉,是这首词的中心句,也是总领全词的句子,表达了词人对西湖的赞美之情。第二问回答时结合“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分析概括。(2)词的下片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描写西湖春色?抒发了词人的什么感情?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下片第一、二句写风平浪静,把水面比作光滑细腻的琉璃,更以“不觉船移”写出了“静”;第三、四句写涟漪微动,惊起了沙洲上的水鸟,水鸟掠过堤岸飞去,写出了“动”,而西湖因此愈显其幽静。动静结合写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抒发了词人流连山水的愉快心情。返回7.阅读《相见欢》,完成下面小题。(1)“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夸张。“万里”极言作者所见大地之广、长江之远。(2)“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点拨】本题考查词句所抒发的作者的情感。“中原乱,簪缨散”,作者忆及中原沦陷、士族南逃的往事,抒发了沉痛之情。“几时收”,抒发了对收复河山的渴望,但也有对统治阶级无心抗敌的无奈。抒发了作者的沉痛之情,对收复河山的渴望,对统治阶级无心抗敌的无奈。返回8.阅读《如梦令》,完成下面小题。(1)这首词中,表现词人心底欢愉的词语是“________”,词中与“误入”互为照应的词语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沉醉不知归路争渡(2)试赏析“惊起一滩鸥鹭”中“惊”字的妙处。“惊”字既暗写了船行之快,又生动地写出了停栖在小洲上的鸥鹭被吓得惊慌失措的情态。返回*********习题链接基础题感受美好自然,培养语文素养!GANSHOUMEIHAOZIRANPEIYANGYUWENSU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