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
么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苏菲的世界》初一读后感600字,
希望大家喜欢!
《苏菲的世界》初一读后感600字1
这本书的结构真的非常妙,大局观表现得淋漓尽致!先用苏菲和艾伯特的故事以及
莫名其妙的席德生日明信片制造悬疑,引人入胜,使读者自动代入苏菲的角色接受
哲学课程,完全不像纯粹的哲学课本让人昏昏欲睡。而随着席德生日的临近,谜团
渐渐浮出水面(为了不剧透,以免影响其他读者阅读,具体内容不提),正好完美地
表达了前面所有章节都谈论到的某个哲学问题。
以前对哲学有一些偏见,总觉得哲学是类似神学或者研究一些永远没有答案问题的
学说,后来了解了辩证法,看法有了一些改观,但还是难以理解。有认识的哲学系
的同学,会很好奇他们都学些什么,作业和考试是什么样儿的,今后做什么工作等
等。看完这本书发现,哲学并不是纯粹的思想层面的学说,它和科学有着密不可分
的关系,可以说哲学家大多数也是科学家,他们也会通过实验来验证他们提出的理
论,甚至可以说很多科学理论都是哲学家在解决哲学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总结出来
的。
我们从出生就被教授许许多多的知识和所谓正确或者说主流的世界观,当我们看待
某些事物时会产生一些“理所当然”的看法,而且大多数人都会持这种看法,这就
是大家从小被授予相同世界观的结果。然而我在读这本书之前从来没有想过我们这
些所谓正确的世界观是从何而来的,甚至在阅读这本书的开始阶段,读到一些可能
被现在世界摈弃的哲学思想时,不由自主地鄙视并否定它们,但越往后读,我发现
有一些思想超出了我现有知识水平的判断能力之外了,这时我才发现我的倾向性变
得很弱,再也不能那么毫不犹豫地否定或者肯定什么了,我需要利用我现有的能够
被证实的思想观念来推理这个新出现的思想是否在合理的框架内,进而决定自己是
否接受它,这可能就是主流世界观形成的大致过程吧,被大多数人或者能引领世界
的少数人认同的思想便被写进教科书。但是,后来黑格尔出现了,他明确地告诉了
我历史的发展规则——辩证法。辩证法又告诉我,我们现在认为理所当然的事物可
能会在若干年后会变得非常不可思议,所以我也不知道哪些东西是绝对正确的,甚
至不知道是否存在永恒正确的观念,因为它们跟所处的历史环境有关,可能类似于
边界条件对结果的影响吧。
《苏菲的世界》初一读后感600字2
很棒的一本书。脑洞很大。
看到最后感觉有点像盗梦空间的梦境一样梦里还有一层梦,一梦套一梦。很有趣。
苏菲有些像楚门的世界里的楚门。只不过楚门是自己发现了自己所处的世界是人为
建造的假象,苏菲则是在艾伯特的引导下发现了真相。楚门最后发现了真实世界的
入口,面临选择一个真实的世界还是一个人为安排好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的问
题。苏菲在最后则是由艾伯特带领着逃了出来。最后的结局应也有暗示意义。
可能作者认为也许我们所谓的真实世界是别人内心最深处的想象力。这又让我想到
了之前看的完美世界,一本玄幻小说。写一个荒原里的少年,开挂一样迅速成长,
变强,称霸一方天下,之后发现有另外一层天,少年进去,称霸,继续升天,大概
有九层?最后没有追完,感觉这剧情像子子孙孙无穷尽也一样。上不完的天?
另外艾勃特应就是这本书的实际作者吧。也许他最初的意图只是写一本浅显易懂
的哲学书给孩子看。毕竟哲学一向严肃无趣。
总之,很值得一读。
《苏菲的世界》初一读后感600字3
《苏菲的世界》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一本很好的哲学入门书,作者乔斯坦·贾德用
生动的语言为读者描绘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从哲学的角度向人们解释了是世界
与大自然等的形成与发展告诉人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故事由一个14岁的小女孩苏菲接二连三收到一些怪信件拉开序幕,“你是
谁?”“世界从哪里来?”这些看似很普通的问题让苏菲在迷茫中开始思考,并在哲
学家艾伯特的引导下开始学习西方哲学。苏菲在一次次的书信中穿越时空,从哲学
的摇篮雅典出发,从神话、命运到启蒙,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从黑格尔到马克
思,从文艺复兴到浪漫主义,贾德借一次次信件提出疑问,将苏菲一点点引入其
中,跟随着苏菲的脚步,也让我不由自主跟着苏菲一起困惑,一起思考,一起学
习
这本书唤醒了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作者在书中这样说到:“我们生活的
这世界就像魔术师从他的帽子里拉出的一只白兔。只是这白兔的体积极其庞大,因
此这场戏法要数十亿年才变得出来。所有的生物都出生于这只兔子的细毛顶端,他
们刚开始对于这场令人不可置信的戏法都感到惊奇。然而当他们年纪愈长,也就愈
深入兔子的毛皮,并且待了下来。他们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