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题专项训练
1、如图所示,小林同学做“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他将一块玻璃板垂直架在桌面上,再取两段等长的
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玻璃两侧,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在此实验中:
(1)该实验中取用玻璃而不用镜子,是为了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________,若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_mm厚的玻璃板
做实验;
(2)取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_______关系;
(3)为了便于观察和比较,他________(应该/不应该)将后面的蜡烛B点燃;
实验中他透过玻璃板看到是蜡烛B实际上是B的________(虚像/实像/实物本
身);
(4)为了能够比较物距和像距的关系,他还应取用的一件实验器材是
________;
(5)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
(6)实验的最后,小林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
的像(能/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像.
2、同学们在实验室测量某种小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和水,进行如下的实验操作:
A、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浸没在水中,记下小矿石和水
的总体积.
B、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
使横梁平衡.
C、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恢复平衡.
(1)为了减少实验误差,最佳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__.(填写字母)
(2)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1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选
填“左”或“右”)
(3)用调节好的天平称量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
如图2所示,用量筒测量小矿石的体积如图3所示,由此可以算出小矿石的密度为
ρ=________g/cm.3
(4)量筒不小心被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还能测量出陈醋的密度.某组同学添加了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
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①调节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
0
②将一个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
1
③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陈醋,用天平测出________为m;
2
④根据测得的物理量求出了该陈醋的密度p.
(5)针对(4)中的实验设计进行评估讨论后,同学发现该实验设计存在不足之处是:在操作过程中,烧
杯装满液体,易洒出,不方便操作.整理实验器材时发现,天平的左盘有一个缺角,则测量结果
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仍然准确”).
3、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________,它说明了声音是由________
产生的.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__.
(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
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
明________可以传声.在月球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塑料球弹起.
(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所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
________.并由此推理可知________.
4、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2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
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
“小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进行速度计算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填“大”
或“小”).
(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S=________cm;t=________s;V=________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