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浙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9.漆器》知识点归纳.docx
文件大小:20.91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3-24
总字数:约5.6千字
文档摘要

浙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9.漆器》知识点归纳

定义与概述

漆器,古时称“髹”,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门类。它是以调色或不调色的大漆髹饰的器物。大漆,又称天然漆、生漆,是漆树分泌的灰乳色液体,接触空气后氧化成栗壳色,干燥之后变为褐黑色。漆器一般以天然大漆作为主要原料,不仅具有色泽明亮、光彩夺目等装饰性特点,还具备防腐、耐酸、耐碱等实用特性。漆器的构成主要包括胎体、漆膜及装饰三个部分。胎体也称胎骨、坯胎、器骨,材质多样,有木质、竹质、夹纻、陶质、皮胎、金属胎、藤胎以及复合材料等。不论何种材质的胎骨,只要涂饰生漆,皆可称为漆器。

历史发展

起源:中国是世界上最先使用天然漆的国家。现知最早的漆器实物是在浙江萧山跨湖桥遗址中发现的木胎漆弓,距今约8000年。此后,在河姆渡文化遗址中也出土了漆碗等器物,证明了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认识并利用漆的性能制作器具。

商周时期:这一时期漆器工艺逐渐发展,漆器的制作和使用范围有所扩大。从出土的漆器残片来看,此时漆器的纹饰多以云雷纹、饕餮纹等为主,风格较为庄重神秘,与当时的青铜器纹饰风格相似,反映了当时的文化与审美倾向。

战国时期:漆器工艺迎来了重要发展阶段,成为重要的工艺美术门类。漆器制作工艺不断革新,产量大幅增加,应用范围也更为广泛,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如饮食器具、家具、乐器、兵器等。此时的漆器以木胎为主,造型多样,纹饰丰富,包括龙凤纹、虎纹、云气纹等,色彩上多以红、黑两色搭配,对比强烈,富有动感与活力。

秦汉时期:两汉是漆器文化地位最高的时代,漆器工艺达到了繁荣阶段。漆器制作分工精细,有专门的制作机构,工艺技术更加成熟,如夹纻胎漆器工艺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漆器的造型更加丰富多样,不仅有实用器,还有许多精美的工艺品。纹饰题材除了传统的动植物纹、几何纹外,还出现了反映社会生活、神话故事等内容的图案,体现了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场景。

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佛教盛行,漆器工艺受到佛教文化影响,出现了夹纻佛像等具有宗教特色的漆器作品。夹纻佛像制作工艺复杂,先以泥塑造佛像模型,然后在其表面层层粘贴麻布并涂漆,待干后去掉泥模,形成中空的佛像,具有轻便、耐腐蚀等优点,便于佛教的传播和佛像的安置。

唐代:唐代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漆器工艺也呈现出独特的风格。金银平脱是唐代漆器的重要工艺,它将金银薄片剪裁成各种图案,粘贴在漆器表面,然后髹漆、研磨,使金银图案与漆面平齐,呈现出华丽富贵的艺术效果。此外,唐代漆器的造型和装饰风格更加注重写实和自然,题材丰富多样,包括花卉、鸟兽、人物等,展现出大唐盛世的开放与包容。

宋代:宋代漆器工艺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注重精致典雅的风格。漆器造型简洁大方,线条流畅,装饰手法以髹饰为主,追求漆色的纯净和质感。钱金银工艺在宋代也较为流行,即在漆器表面用金、银等金属丝或金属片镶嵌出各种图案,增加了漆器的装饰性和艺术价值。

元明时期:元明时期是漆器艺术的高潮。雕漆工艺在这一时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雕漆包括剔红、剔黑、剔犀等品种,以剔红最为常见。它是在器物的胎骨上层层髹红漆,少则几十层,多则上百层,待漆层半干时,用刀雕刻出各种图案,具有层次丰富、立体感强的特点。明代还出现了总结漆器工艺的著作《髹饰录》,详细记载了各种漆器工艺的制作方法、工具、材料及漆工禁忌等内容,对后世漆器工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清代:清代漆器工艺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风格更加繁缛华丽。除了传统的雕漆、镶嵌等工艺外,还出现了许多新的工艺技法和品种,如百宝嵌,即在漆器表面镶嵌各种宝石、珍珠、珊瑚、玉石等材料,组成绚丽多彩的图案,极尽奢华。同时,清代漆器的制作注重细节和工艺的精湛程度,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工艺品高品质的追求。

近现代及当代:当今漆器仍是民间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形成了许多著名的漆器工艺流派,如福州的脱胎漆器、厦门的髹金漆丝漆器、广东晕金漆器、扬州螺钿漆器、稷山螺钿漆器、山西平遥推光漆器、成都银片罩花漆器、安徽屯溪犀皮漆器、北京剔红漆器、台湾南投县黑髹漆器等。这些漆器工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将现代设计理念与传统工艺相结合,开发出了许多既具有传统特色又符合现代审美的漆器产品,使漆器艺术在当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制作工艺

1.胎体制作

木质胎体:木胎漆器是指以木材来支撑器物外形的漆器。根据木材不同的特征性质,硬木如梓木、楠木、栋木,常用来制作棺、车、兵器杆、几、案、镇墓兽等;软木如杉木、泡桐、松木,多用来制作杯、豆、奁、盂、盘、剑鞘、俑、鼎、虎座鸟架鼓等。木材需经过干燥处理,以防止变形和开裂,然后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加工成型。

竹质胎体:原竹可直接利用制作伞柄、笛、箫、笙等;经过加工后可制作席、扇、笥、笼等。竹质胎体制作时,需对竹子进行选料、切割、打磨、编织等工艺处理,使其符合漆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