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理解诗歌中意象的象征意义,体会诗人对祖国深深的热爱之情。
-学习诗歌运用的多种修辞手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情感基调,培养语感。
-组织小组讨论,分析诗歌意象,培养合作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联系时代背景,深入理解诗歌内涵,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培养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热爱,树立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志向。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中关键意象的象征意义,如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等。
-体会诗人在诗歌中抒发的对祖国由痛苦到热爱的复杂情感。
-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读出诗歌的节奏和情感。
2.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诗歌中情感的变化及其根源,感受诗人深沉而真挚的爱国情怀。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思考如何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将爱国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
三、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美,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诗歌意象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联系时代背景,更好地理解诗歌内涵。
4.讲授法:对诗歌的重点知识、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播放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同时展示一些祖国壮丽山河、历史文化遗迹、现代建设成就的图片,如长城、故宫、航天飞船发射等。
2.歌曲结束后,提问学生:听完这首歌,看完这些图片,你们心中涌起了怎样的情感?对祖国有哪些认识?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对祖国的印象,从而引出课题《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3分钟)
1.简要介绍作者舒婷。舒婷,原名龚佩瑜,中国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诗歌多关注自我情感的抒发,同时也融入了对时代、社会的思考,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2.介绍诗歌的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当时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国家在经历了长期的动荡和磨难后,开始走上了复兴之路。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祖国过去苦难的痛心,对祖国现在发展的欣喜,以及对祖国未来的美好憧憬,抒发了深深的爱国之情。
(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0分钟)
1.教师富有感情地范读诗歌,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诗歌的节奏、语调、重音等。
-例如: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这里破旧老水车熏黑矿灯等词要读得沉重缓慢,突出祖国过去的苦难;数百年来蜗行摸索要读得稍慢,体现出艰难的历程。
-又如: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这几句要读得充满希望、明快有力,表现出祖国新的生机与活力。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评价朗读情况,主要从节奏把握、语调处理、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评价。教师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和纠正。
4.引导学生思考: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大致写了什么内容?让学生快速默读诗歌,尝试划分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
-明确:诗歌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诗人用一系列充满象征意味的意象,如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等,描绘了祖国过去贫穷落后、疲惫不堪的形象。
-第二部分,继续列举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等意象,进一步强调祖国所遭受的苦难和沧桑。
-第三部分,情感发生转折,诗人用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等意象,展现了祖国在新的时代焕发出的生机与活力。
-第四部分,诗人以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表达了自己与祖国融为一体的情感,抒发了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献身的愿望。
(四)研读诗歌,分析意象与情感(20分钟)
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第一组分析破旧的老水车这一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