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考前10页纸
【考点1】民用建筑按地上高度和层数分类P1
分类
住宅
公共建筑
单层或多层
高度≤27.0m
高度≤24.0m,或
高度24.0m单层建筑
高层
高度27.0m
高度24.0m,且
高度≤100.0m非单层建筑
超高层
高度100m的民用建筑
【考点2】建筑的组成P2
组成
作用
构成
结构体系
承受竖向荷载和侧向荷载
上部结构:基础以上部分的建筑结构,包括墙、柱、梁、屋顶等;
地下结构:建筑物的基础结构。
围护体系
围护、隔声、安全性和私密性
由屋面、外墙、门、窗等组成。
设备体系
满足建筑物功能需要
给排水系统、供电系统和供热通风系统,防盗报警、灾害探测、自动灭火等智能系统。
【考点3】民用建筑的主要构造要求P3
实行建筑高度控制区内的建筑
其建筑高度应以绝对海拔高度控制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建筑物和构筑物最高点的高度。
非实行建筑高度控制区内的建筑
平屋顶应按建筑物主入口场地室外设计地面至建筑女儿墙顶点的高度计算,无女儿墙的应计算至其屋面檐口;
坡屋顶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屋檐和屋脊的平均高度计算,同一座建筑物有多种屋面形式时,分别计算后取最大值。
【考点4】不计入建筑高度内的突出物P3
不计入建筑高度内的突出物
局部突出屋面的楼梯间、电梯机房、水箱间等辅助用房占屋顶平面面积不超过1/4者,突出屋面的通风道、烟囱、通信设施、装饰构件、花架、空调冷却塔等设备。
【考点5】室内净高P3
室内净高
①应按楼地面完成面至吊顶、楼板或梁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计算;
②有下悬件或管道时应按楼地面完成面至下悬构件下缘或管道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计算。(总结:高点到低点的垂直距离)
③地下室、局部夹层、走道等有人员正常活动最低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
【考点6】凡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P4
临空高度
24m
≥24m
栏杆高度≥1.05m
栏杆高度≥1.10m
①上人屋面和交通、商业、旅馆、学校、医院等建筑临开敞中庭的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2m。②住宅、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栏杆必须采用防止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1m。
【考点7】多层砖砌体房屋的构造柱构造要求:P10
(1)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且在柱上下端应适当加密;房屋四角的构造柱应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
(2)6、7度时超过六层、8度时超过五层和9度时,构造柱纵向钢筋宜采用4φ14,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房屋四角的构造柱应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
(3)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沿墙高每隔500mm设拉结,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
(4)构造柱与圈梁连接处,构造柱的纵筋应在圈梁纵筋内侧穿过,保证构造柱纵筋上下贯通。
(5)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但应伸入室外地面下500mm,或与埋深小于500mm的基础圈粱相连。
【考点8】荷载按随时间的变异分类P11
永久作用
固定隔墙的自重、水位不变的水压力、预应力、地基变形、混凝土收缩、钢材焊接变形、引起结构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的各种施工因素。
可变作用
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载和积灰荷载、活动隔墙自重、安装荷载、车辆荷载、吊车荷载、风荷载、雪荷载、水位变化的水压力、温度变化等。
偶然作用
不一定出现,而一旦出现其量值很大,且持续时间很短的荷载,例如撞击、爆炸、地震作用、龙卷风、火灾。
【考点9】建筑装饰装修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荷载变动主要有:P15
增加面荷载
在楼面上加铺任何材料。
增加线荷载
在室内增加隔墙、封闭阳台。
增加集中荷载
在室内增加装饰性的柱子,特别是石柱,悬挂较大的吊灯,房间局部增加假山盆。
【考点10】建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P16
结构类别
设计使用年限
临时性结构
5年
易于替换的结构构件
25年
普通房屋和建筑物
50年
标志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结构
100年
【考点11】钢筋混凝土梁的配筋要求P21
(1)纵向受力钢筋:①布置在梁的受拉区,承受由于弯矩作用而产生的拉力。②伸入梁支座范围内的钢筋不应少于两根。③在梁的配筋密集区域宜采用并筋的配筋形式。
(2)箍筋主要是承担剪力的,在构造还能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①按承载力计算不需要箍筋的梁,当截面高度大于300mm时,应沿梁全长设置构造箍筋,当截面高度h=150~300mm时,可仅在构件端部1/4跨度范围內设置构造箍筋。但当在构件中部1/2跨度范围内有集中荷载作用时,则应沿梁全长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