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自考工程项目管理复习宝典.docx
文件大小:41.86 KB
总页数:14 页
更新时间:2025-03-24
总字数:约5.39千字
文档摘要

?一、课程概述

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门研究工程项目从决策、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全过程管理的学科。它对于培养具备工程项目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推动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涵盖项目的前期策划、目标确定、组织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风险管理、合同管理等方面。通过学习,考生应掌握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项目管理问题的能力。

二、各章节重点内容

第一章工程项目管理概论

1.工程项目的定义与特点

-工程项目是指为完成依法立项的新建、扩建、改建等各类工程而进行的、有起止日期的、达到规定要求的一组相互关联的受控活动组成的特定过程,包括策划、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和考核评价等阶段。

-特点:具有一次性、独特性、目标的明确性、整体性、约束性、周期性等。

2.工程项目管理的概念与内涵

-概念:运用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对工程项目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专业化活动。

-内涵:包括全过程管理(从项目前期策划到项目结束)、全要素管理(涉及质量、进度、成本、安全等要素)、全参与方管理(业主、承包商、监理等各方)。

3.工程项目管理的类型与任务

-类型:业主方项目管理、设计方项目管理、施工方项目管理、供货方项目管理、建设项目总承包方项目管理等。

-任务:不同参与方的项目管理任务各有侧重,但都围绕项目目标展开,如业主方侧重于项目的整体规划与决策,施工方侧重于工程的具体实施等。

第二章工程项目前期策划

1.项目构思与目标确定

-项目构思的产生:基于市场需求、社会需求、技术进步、企业发展战略等因素。

-目标确定的原则与方法:应遵循SMART原则(具体、可衡量、可实现、相关联、有时限),通过调查研究、分析预测等方法确定项目的投资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

2.项目环境调查与分析

-宏观环境调查: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等方面的调查。

-微观环境调查:涉及项目所在地的周边环境、市场竞争状况、资源条件等。

-环境影响分析:评估环境因素对项目的影响,以及项目对环境的反作用。

3.项目定义与可行性研究

-项目定义:明确项目的性质、用途、规模、构成等基本要素。

-可行性研究的内容与步骤: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环境可行性等方面的研究。步骤一般为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详细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与审批。

第三章工程项目组织管理

1.工程项目组织的概念与结构

-组织的概念:为实现一定目标,经由分工协作而组成的具有特定职责、职权关系的系统。

-组织结构模式:常见的有职能组织结构、线性组织结构、矩阵组织结构。不同模式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工程项目。

2.工程项目组织设计

-组织设计的原则:目标一致原则、分工协作原则、管理跨度与层次适度原则、责权利对等原则、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原则等。

-组织设计的内容:包括确定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划分部门、确定职能、明确岗位职责、设计工作流程等。

3.工程项目团队建设

-团队的概念与特点:团队是为实现共同目标而相互协作的群体,具有明确的目标、合理的分工、良好的沟通与协作等特点。

-团队建设的过程与方法:包括组建阶段、磨合阶段、规范阶段、成效阶段、解散阶段。建设方法有建立共同目标、加强沟通、培养团队精神、合理激励等。

第四章工程项目进度管理

1.进度计划的编制

-进度计划的类型:横道图、网络图(双代号网络图、单代号网络图)等。

-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包括工作持续时间、最早开始时间、最早完成时间、最迟开始时间、最迟完成时间、总时差、自由时差等的计算。

-关键线路的确定:总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为关键线路,关键线路上的工作为关键工作。

2.进度计划的实施与控制

-进度计划的实施:将计划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组织资源供应等。

-进度控制的措施:组织措施(建立进度控制体系、明确责任分工等)、技术措施(优化施工方案、采用先进技术等)、经济措施(奖惩制度、资金保障等)、合同措施(签订合理的合同工期条款等)。

-进度偏差的分析与调整: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计算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