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中采购管理的四个阶段
采购1.0—人治型采购
在初创期,首要的任务是把产品生产出来,企业对采购第一要求是保证供应、
追求效率、避免推逶扯皮,同事要控制人员成本,因此把采购责权都放在采购员
身上,整体特征为人治型,这个阶段称为采购1.0。
采购1.0的突出特征:
1.一条龙。即采购员从接到内部客户的需求开始,开发、选择供方、谈判、
签订合同、跟单、付款,全由一个人负责。
2.多业务,少管理。包括采购经理在内都在做采购业务,忙于和供应商谈
判、催料、救火。对采购流程、战略、人员分工、数据分析等管理工作缺失。
3.在采购绩效上,采购人员的目标是保证把东西买回来,获得低价。
采购2.0—法治型采购
采购1.0依赖个人,随着企业内部管理的发展和外部竞争的压力,采购管理
的重要性被充分认识,企业把集采、招标当作重要的采购变革与合规手段,开始
建立采购流程、管理制度来规范采购管理,从而获得更好的价格优势。企业采购
管理开始迈入采购2.0阶段-法治型采购管理阶段。
采购2.0的典型特征:
1.对内:强化管理职能,建设采购管理体系,追求公开、公平、公正的采
购系统。
2.对外:充分寻源,进行招标竞价和定期市场询价控制。
3.为配合降本,集团型公司开始推行集中采购或成立招标办统一采购。
采购2.0,强化了管理体系,但其本质仍是价格导向,是用体系来压供应商
价格。招标采购可能会被滥用,以低价中标,造成好的供应商进不来,差的供应
商不肯走,招标后质量风险随之加大。
采购3.0—跨部门协作下的采购管理
1/3
2.0后期,随着招标和市场询价的控制,供应商价格已经无法再降;而单纯
压低价格也会造成质量、供应商合作意愿下降等问题。企业开始认识到成本的
70%以上是由自己的设计决定的,企业开始挖掘自身在成本优化方面的潜力。这
一时期降本的驱动为通过研发或工艺的改进实现产品成本优化与流程优化。这时
进入采购3.0阶段。
这个阶段成本管理开始从外求(供应商降价)转为内求(产品成本设计的优
化);从关注价格到关注TCO(从产品采购到后期使用、维护的总的成本);从
后期管理转变为前期管理。
这时仅靠采购部已完成不了这个任务,需要跨部门协作来实施产品成本优化
与流程优化。采购3.0主要作法是以采购降本为目标,对采购物资的品类进行
标准化、通用化。通过实施标准化,物料品类减少,订量倍增,供应商的成本下
降,企业的采购、库存、检验成本下降。除标通化措施外,企业对产品设计进行
优化,包括对老产品进行VA(价值分析),及对新产品做VE(价值工程)。
采购3.0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有效推进跨部门协作,如何推动以研发部门为
主的各部门实施标准化和通用化,从而实现产品设计优化及流程优化。
采购4.0—供应链双赢型采购系统
随着企业内部优化的完成,企业会把视角放在更广阔供应链优化上,企业进
入4.0阶段。
供应链以更广阔视角,考虑帮助供应商降低成本,利用供应商专业帮我们降
本,推动整个供应链的成本降低。采购4.0阶段的企业,大都是管理卓越,目标
远大,在行业里谋求领导地位的企业。
这个阶段,通过协作优化供应链整体成本,携手发展共创价值成为重要课题,
参与主体为供应链上下游伙伴,包括客户、供应商。这时采购部门的职能,重点
是支持、辅导、帮助供应商,有的企业甚至将采购部改名为供应商发展部或供应
商支持中心以表明决心与方向。
采购4.0发展的后期有可能向采购联盟或产业平台发展。
2/3
(注:范文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只是收取少量整理收集费用,请
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