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核目的
为了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康复师的工作表现,激励康复师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服务质量,促进康复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绩效考核表。
二、考核原则
1.客观公正原则:以实际工作表现和成果为依据,避免主观随意性。
2.全面考核原则:涵盖工作业绩、工作态度、专业技能等多个方面。
3.激励发展原则:通过考核,激发康复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其个人发展与团队整体提升。
三、考核周期
月度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月度考核于次月上旬进行,年度考核在次年1月进行,年度考核结果为全年月度考核结果的综合。
四、考核主体
1.直接上级:由康复科主任或组长担任,负责对康复师日常工作表现进行直接观察和评价。
2.患者及家属:对康复师的服务态度、沟通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3.其他相关人员:如同事互评等,从不同角度提供对康复师的评价信息。
五、考核指标及权重
工作业绩(50%)
1.患者康复效果(30%)
-功能改善情况:根据患者治疗前后的功能评估指标(如肢体运动功能、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计算平均改善率。改善率达到[X]%及以上得25-30分;改善率在[X-Y]%之间得15-24分;改善率低于[Y]%得0-14分。
-康复目标达成率:统计达到康复预期目标的患者数量占总治疗患者数量的比例。目标达成率达到[X]%及以上得25-30分;在[X-Y]%之间得15-24分;低于[Y]%得0-14分。
2.治疗效率(10%)
-按时完成治疗计划比例:每月统计按时完成治疗计划的次数占应完成治疗计划总次数的比例。比例达到[X]%及以上得8-10分;在[X-Y]%之间得4-7分;低于[Y]%得0-3分。
-患者平均治疗时长控制:对比同类型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长,是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控制良好得8-10分;基本合理得4-7分;超出合理范围得0-3分。
3.新患者拓展(10%)
-新患者推荐数量:每月统计由康复师推荐并成功入院接受康复治疗的新患者数量。推荐[X]人及以上得8-10分;推荐[X-Y]人得4-7分;推荐少于[Y]人得0-3分。
工作态度(30%)
1.责任心(10%)
-治疗记录准确性:检查康复师治疗记录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记录规范、准确得8-10分;存在少量错误得4-7分;记录混乱、错误较多得0-3分。
-对患者病情的关注程度:观察康复师在治疗过程中是否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关注密切得8-10分;一般得4-7分;关注不够得0-3分。
2.团队协作(10%)
-与其他科室协作配合情况:了解康复师与医院其他科室(如临床科室、护理团队等)的协作沟通情况。协作良好得8-10分;能正常协作得4-7分;协作存在问题得0-3分。
-参与团队活动积极性:统计康复师参与科室组织的团队活动次数及表现。积极参与得8-10分;参与较少得4-7分;不参与得0-3分。
3.服务意识(10%)
-患者满意度调查得分:每月收集患者及家属对康复师服务态度、沟通能力等方面的满意度评价,计算平均得分。满意度得分达到[X]分及以上得8-10分;在[X-Y]分之间得4-7分;低于[Y]分,通过具体事例分析,得分越低扣分项越多,得0-3分。
-患者投诉情况:统计患者对康复师的投诉次数。无投诉得8-10分;有1-2次投诉得4-7分;有3次及以上投诉得0-3分。
专业技能(20%)
1.专业知识掌握(10%)
-康复理论知识考核:定期进行康复理论知识考试,包括康复医学基础、各类疾病康复治疗原则等内容。考试成绩达到[X]分及以上得8-10分;在[X-Y]分之间得4-7分;低于[Y]分,通过具体事例分析,得分越低扣分项越多,得0-3分。
-对新技术、新方法的学习能力:观察康复师对行业内新技术、新方法的学习热情和应用情况。积极学习并尝试应用得8-10分;了解但未应用得4-7分;不关注得0-3分。
2.操作技能水平(10%)
-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