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案目的
为了确保生产部员工的工资分配更加公平、合理、透明,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特制定本计件工资分配方案。
二、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生产部全体直接参与生产作业的员工。
三、基本原则
1.按劳分配原则:员工的工资收入与个人的工作数量和质量紧密挂钩,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2.公平公正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计件单价和计算方法,确保工资分配过程公开透明,避免人为因素干扰,保证员工在同等条件下获得公平的报酬。
3.激励导向原则:通过合理的工资分配机制,激励员工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促进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
4.合法合规原则: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相关规定,确保工资分配方案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四、计件工资核算方法
(一)计件单价的确定
1.根据产品工艺特点和生产难度,将生产任务划分为不同的工序或工种。
2.对每个工序或工种进行工时测定,综合考虑正常工作时间、劳动强度、技能要求等因素,确定完成单位产品该工序或工种所需的标准工时。
3.参考当地同行业工资水平、公司历史工资数据以及成本预算等因素,结合公司的利润目标和薪酬策略,确定每小时的工资单价。
4.计件单价=每小时工资单价×标准工时
例如,某产品某工序标准工时为2小时,每小时工资单价为15元,则该工序的计件单价为15×2=30元。
(二)计件产量的统计
1.生产部设立专门的产量统计岗位或指定专人负责产量统计工作,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员工每日工作结束后,需填写产量日报表,详细记录当天生产的产品数量、规格型号、合格数量、报废数量等信息,并经班组长签字确认。
3.产量统计人员根据员工的产量日报表,对当天各员工的生产产量进行汇总统计,形成生产产量统计表。
4.对于因设备故障、原材料供应不足等非员工个人原因导致的生产中断或延误,经生产主管核实后,在产量统计中予以合理扣除或调整。
(三)计件工资的计算
1.员工计件工资=计件单价×合格产品数量
2.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报废产品,如因员工个人操作失误导致的,按照一定比例扣除相应的计件工资。具体扣除比例根据产品价值、报废原因等因素由生产部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并报公司领导审批后执行。例如,因员工操作失误导致产品报废,扣除该产品计件工资的50%。
3.对于完成生产任务后,因质量问题需要返工的产品,返工后的合格产品按照正常计件单价计算工资,但返工工时如因员工个人原因导致的,将根据返工工时扣除相应的工资。返工工时的计算由生产主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五、质量考核与工资挂钩
1.设立产品质量检验岗位,负责对生产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2.根据产品质量标准,制定详细的质量考核指标和评分标准,对员工生产的产品进行质量评分。质量评分结果与计件工资挂钩,具体挂钩方式如下:
-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5%及以上的,按照计件工资的100%发放。
-产品质量合格率在90%-95%之间的,按照计件工资的90%发放。
-产品质量合格率在85%-90%之间的,按照计件工资的80%发放。
-产品质量合格率低于85%的,除按照计件工资的70%发放外,还将对责任员工进行质量问题分析和培训,如因质量问题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的,将追究相关责任。
3.对于在质量改进方面表现突出的员工,如提出有效的质量改进建议并被采纳,使产品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的,给予一定的质量奖励,奖励金额根据实际效果由生产部提出建议,报公司领导审批后发放。
六、生产效率考核与工资挂钩
1.以标准工时为基础,计算员工的实际生产效率。实际生产效率=实际完成产品数量×标准工时/实际工作时间
2.设立生产效率考核指标,对员工的生产效率进行考核。考核指标可根据不同产品和工序设定不同的目标值,如某产品某工序的生产效率目标值为120%。
3.生产效率考核结果与计件工资挂钩,具体挂钩方式如下:
-实际生产效率达到或超过目标值的,按照计件工资的110%发放。
-实际生产效率在目标值的90%-100%之间的,按照计件工资的100%发放。
-实际生产效率低于目标值的90%的,按照计件工资的90%发放。
4.对于连续三个月生产效率排名靠前的员工,给予一定的效率奖励,奖励形式可以是奖金、荣誉证书或晋升机会等,具体奖励方式由公司根据实际情况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