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一年级下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第7课《我们爱分享》第二课时
课题
一起来分享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一年级
教材
分析
引导学生践行友善的价值观念,建立和谐友好的同伴关系。“懂得感恩”“关心他人。客于与同伴分享”是《课程标准》第一学段“道德教育”学习主题的内容要求。本课通过展示分享图书、故事、食物等场景,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分享带来的乐趣,引导学生认识到分享不仅能让他人快乐,自己也能收获快乐,帮助学生树立分享意识,掌握分享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为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奠定基础。
第二课时第二板块“一起来分享”通过让学生参与分享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分享的方法,提升学生分享的能力。两个板块的教学内容从引导学生深化认知、激发情感逐步走向问题解决与行动转化,是递进关系。
学情
分析
一年级学生正处于慷慨倾向显著增长的阶段,但受认知水平所限,他们的分辨能力还相对较弱,在分享过程中常会产生一些矛盾冲突。例如:他们可能会把自己最心爱的玩具慷慨地送给小伙伴,但又会在下一刻因为不舍而哭泣;他们也会不假思索地把秘密随意跟他人分享……这些表现均反映了他们的分享观念还很不成熟。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恰当地分享,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享的意义,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享,培养学生乐于分享的美德。
核心
素养分析
核心素养:健全人格
学习目标:
1.知道分享能带给别人快乐,愿意和别人分享快乐,乐于和小伙伴交流分享的方法。
2.体会与他人分享的快乐,认同别人分享的快乐,学会真心感受和祝贺别人的快乐,培养乐于分享的良好品质。
3.培养与人分享快乐的情感,体验来自合作和分享的成就感;尝试处理与伙伴交往中遇到的问题,并运用正确的方式使大家一同分享快乐,初步了解分享中的规则。
教学
重点
学会与他人交流、感受分享的快乐,培养良好的参与、分享意识;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分享的技巧与方法,倡导分享但不强求必须分享一切。
教学
难点
珍惜别人的分享作品,学会快乐地分享;培养与人分享快乐的情感,体验来自合作和分享的成就感。
教学
准备
教学课件课前资料收集与整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
导入新课
激趣导入新课
1.猜一猜:图片上的同学在做什么?
观看图片
用猜一猜和视频
(1)两个女孩分享听耳机的音乐
(2)快乐秋游---美食分享
(3)小学生户外分享阅读
(4)在游乐园分享玩搭积木
2.素材:分享真快乐
3.小结并板书课题:我们爱分享
文本学习
了解文本思考回答
观看视频齐读课题
观看的形式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二、
讲授新课
教学环节一:一起来分享
1.图片+文本学习:快乐分享会
分别说说图中的同学们在干什么?他们在说什么?
2.图片+文本学习:图书分享要爱惜
(1)这是谁带来的书?真好看!
(2)看书的时候,要爱护哟。
3.图片+文本学习:同学们,借来的书,如果被破坏成这样,再还回去可以吗?如果你是图书管理
员,你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呢?
4.图片+文本学习:方法分享要仔细
(1)我折的青蛙怎么不会跳?
(2)注意这里的角要压好。
(3)在分享手工等作品时遇到问题,可以一起讨论改进的方法、向会的小朋友请教。
5.图片+文本学习:这一小组的小朋友们正在做什么?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1)上周末在奶奶家,我……
(2)你的故事太好玩了!故事分享要生动
(3)我很喜欢和强强一起分享故事,因为他每次
都会把故事讲得很吸引人。所以,我认为,分享故事的时候要生动一点。
(4)我最喜欢和乐乐一起分享,因为每次我和她分享的时候,她都很有礼貌。
6.素材:小姐妹读书分享
7.图片+文本学习:快乐的分享
(1)秘密分享小声点
(2)作品分享小心点
(3)方法分享仔细点
观看图片
文本学习
了解文本
观看图片
文本学习
了解文本
观看图片
文本学习
了解文本
观看图片
文本学习
了解文本
感悟文本
体会文本
观看图片
文本学习
了解文本
思考回答
指名回答
补充回答
感悟文本
体会文本
观看视频
观看图片
文本学习
了解文本
感悟文本
本教学环节侧重
引导学生在真实
的分享活动中深
化对分享意义的
认识,学习分享
的方法与技巧,
解决分享过程中
常见的问题。
教学呈现的是学
生在教室内分组
分享活动的画
面,旨在引导学
生懂得在分享活
动中要遵守规
则、爱护他人物
品。在分享过程
中,学生可以提
出分享要求,对
同伴的问题要耐
心解答,在他人
分享时可以不懂
就问。
分享作为一种社
交技能,蕴含着
许多技巧与方
法。正文通过儿
歌的形式,展示
(4)与人分享礼貌点
8.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