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7.4氧离曲线高清版本.pdf
文件大小:477.38 KB
总页数:11 页
更新时间:2025-03-25
总字数:约2.27千字
文档摘要

氧离曲线

主讲人:李俊波

氧离曲线

表示氧分压与血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

氧离曲线

1.上段(PO2:60-100mmHg):

坡度较平坦。

表明此时PO变化时,血氧饱和

2

度变化小。

意义:保证低氧分压时的高

载氧能力。

氧离曲线

2.中段(40-60mmHg):

坡度较陡。

PO降低能促进大量氧离

2

意义:维持正常时组织供氧。

3.下段(15-40mmHg):

坡度更陡。

PO稍有下降,血氧饱和度就

2

急剧下降。

意义:维持活动时组织供氧。

中段

影响氧离曲线的因素

P50:Hb氧饱和度达到50%的PO2。

影响氧离曲线的因素

1.Pco↑PH↓

2

Pco↑PH↓→氧离曲线右移

2

Pco↓PH↑→氧离曲线左移

2

这种酸度对Hb与O亲和力的影响,

2

称为波尔效应。

+

机制:酸度增加时,H与Hb多肽链

某些氨基酸残基的基团结合,促进盐

键形成,使Hb分子构型变为T型,从

而降低对O的亲和力。

2

意义:①在肺脏促进氧合

②在组织促进氧离。

影响氧离曲线的因素

2.温度

+

(1)T↑→H的活度↑→Hb与O亲和力↓→Hb释放O→

22

氧离曲线右移→氧离易

+

如:组织代谢↑→局部T↑+CO↑H↑→曲线右移→氧易解

2

+

(2)T↓→H的活度↓→Hb与O亲和力↑→Hb结合O→

22

氧离曲线左移→氧难解离

如:低温麻醉时,应防组织缺O2

冬天,末梢循环↓+氧离难→局部红肿、易冻伤

影响氧离曲线的因素

3.2,3-二磷酸甘油酸(DPG)

可能机制:2,3-DPG与Hbβ链形成盐键,促使Hb向T型转变,

+

还可以提高H浓度,通过波尔效应影响Hb对O的亲和力。

2

高原缺氧→RBC无氧代谢↑→DPG↑→氧离曲线右移→氧易

解离

注:①这一效应是机体对低O适应的重要机制;

2

②但此时肺泡PO↓,RBC无氧代谢产生过多的DPG,

2

也防碍了在肺部的氧合,故是否对机体有利尚无定论。

大量输入冷冻血→DPG↓→氧离曲线左移→氧难解离

(∵冷冻血3周后,RBC无氧代谢停止,DPG↓)

故:应注意缺氧。

影响氧离曲线的因素

4.Pco↑

Pco↑→曲线左移→氧离难

①CO与Hb亲和力O与Hb亲和力250倍;

2

②CO与Hb的结合位点与O相同;

2

③CO与Hb的某亚基结合后,将增加其余三个亚基对O的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