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病人的护理考点总結
概述
烧伤是由热力(火焰、热水、蒸汽及高温金属)、电流、放射线以及某些化学物质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损害,其中以热力烧伤最為常見。
一、病理生理
急性体液渗出期(休克期)
是烧伤后48小時内导致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渗出自烧伤后2~3h最為急剧,8h达高峰
感染期
创面从渗出逐渐转化為吸取為主,创面及组织中的毒素和坏死组织分解产物吸取入血,引起中毒症状
修复期
烧伤后,在炎症反应的同步,创面已开始了修复过程
患者女,38岁,大面积烧伤后5小時入院,心率120次/分,血压70/50mmHg,尿少。发生上述状况最也許的原因是
A.大量紅细胞丧失导致肺换气障碍
B.大量水分蒸发导致脱水
C.疼痛导致的生理反应
D.大量体液从血管内渗出引起低血容量休克
E.创面细菌感染导致感染性休克
??
『对的答案』D
『答案解析』烧伤后最初24小時,易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重要是大量体液从血管内渗出引起,此時应給患者进行补液治疗。故选D。
二、临床体現
(一)烧伤面积
部位
成人体表%
小朋友体表%
头颈
发部
面部
颈部
3
3
3
9+(12-年龄)
双上肢
双上臂
双前臂
双手
7
6
5
9×2
躯干
躯干前
躯干后
会阴
13
13
1
9×3
双下肢
双臀
双大腿
双小腿
双足
5/6
21
13
7/6
9×5+1-(12-年龄)
(二)烧伤深度的鉴别和转归
Ⅰ度
(紅斑性)
Ⅱ度(水疱性)
Ⅲ度
(焦痂性)
浅
深
烧伤深度
表皮浅层,生发层健在
真皮乳头层
皮肤真皮层
全皮层,甚至皮下
创面
紅斑状、干燥,轻度紅肿
紅润,潮湿,紅肿明显
创面微湿,紅白相间
蜡白、焦黄、炭化焦痂,树枝状
疼痛
剧痛
痛
微痛
不痛
愈合
3~7d
2w左右
3~4w
>4w
皮肤愈合
无瘢痕
无瘢痕,有色素从容
瘢痕增生
需植皮
(三)烧伤严重性程度
分度
Ⅱ度面积
Ⅲ度面积
并发症
轻度
<10%
中度
10~30%
<10%
重度
31~50%
11~20%
面积局限性但并发休克,较反复合伤,呼吸道烧伤
特重
>50%
>20%
严重并发症
(四)吸入性损伤
以往称為“呼吸道烧伤”,常与头面部烧伤同步发生,系吸入浓烟、火焰、蒸气、热气或吸入有毒、刺激性气体所致。可有呛咳、声嘶、吞咽疼痛、呼吸困难、发绀、肺部哮鸣音等体現,易发生窒息或肺部感染。
三、治疗原则
小面积浅表烧伤
早清创、保护创面,防治感染,增进愈合
大面积深度烧伤
初期及時输液,维持呼吸道畅通,积极纠正低血容量休克
深度烧伤组织应初期切除,自体、异体皮肤移植覆盖
及時纠正休克,控制感染
重视形态、功能的恢复
四、护理问題
有窒息的危险
与吸入性呼吸道烧伤有关
体液局限性
与创面大量渗出有关
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烧伤导致皮肤组织破坏有关
疼痛
与组织破坏、烧伤后炎症反应有关
感染的危险
与皮肤屏障功能丧失、创面污染、机体免疫力低下有关
焦急和恐惊
与病情严重、紧张预后有关
五、护理措施
(一)現场救护
迅速脱离热源
尽快灭火,脱去燃烧衣物
热液浸渍的衣裤,可冷水冲淋后剪开取下(防止强脱撕脱水泡皮)
系生石灰烧伤,可先清除石灰粉粒,再用清水長時间地冲洗
电击伤首脱离电源再CPR
急救生命
是急救的首要原则,首先处理窒息、心跳骤停、大出血、开放性气胸等危急状况
防止休克
防止喝白开水,口服盐水,中度以上建立静脉通路,迅速平衡盐溶液1~1.5L,及右旋糖酐500ml
保护创面
包裹创面,防止受压
尽快转送
转运前和转运中防止使用冬眠药物和呼吸克制剂
抬病人上下楼時,头朝下方;用汽车转运時,病人应横卧或取头在后、足在前的卧位,以防脑缺血
(二)静脉输液的护理——补液公式
第一种24小時补液量=体重(kg)×烧伤面积×1.5(成人)+基础需水量
第1个24h内
第2个24h内
每1%面积/kg补液量(為额外丢失)
成人1.5ml
小朋友1.8ml
婴儿2.0ml
第1个24小時的1/2
晶体液胶体液
中、重
2:1
1:1
1:1
同左
特重度
1:1
1:1
1:1
同左
基础需水量
2L
60~80ml/kg
100ml/kg
同左
液体的种类与安排
晶体液
首选平衡盐液,次选用等渗盐水
胶体液
首选血浆
措施
烧伤后第1个8h内渗液最快(输入上述总量的1/2),其他在而后的16小時内输完
补液原则
先晶后胶、先盐后糖、先快后慢,胶、晶液体交替输入
观测指标
尿量
判断血容量与否充足简便而可靠的指标,成人尿量需要>30ml/小時,有血紅蛋白尿時需维持>50ml/小時
其他
血压、脉搏、CVP等
(三)创面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