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医院门诊例会制度.docx
文件大小:12.56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3-25
总字数:约1.21千字
文档摘要

医院门诊例会制度

一、总则

为加强医院门诊管理,提高门诊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促进各科室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及时解决门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特制定本门诊例会制度。

二、例会组织

1.例会召集:门诊例会由门诊部负责召集和组织。

2.例会主持:一般由门诊部主任主持,特殊情况下可由主管门诊工作的副院长主持。

3.参会人员:门诊部全体工作人员、各门诊科室主任或负责人、门诊护士长、相关医技科室负责人、药房负责人等。根据会议需要,可邀请其他相关部门人员参加。

三、例会时间与频率

1.例会时间:门诊例会原则上每月召开[X]次,具体时间固定在每月[具体日期]的[具体时间],如遇特殊情况可提前或推迟。

2.临时会议:根据工作需要,可临时召开门诊工作会议,以解决紧急或重要问题。临时会议由门诊部主任或主管副院长决定召开,并提前通知相关人员。

四、例会内容

1.工作汇报:各门诊科室主任或负责人汇报上月本科室门诊工作情况,包括门诊量、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的工作进展、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门诊护士长汇报门诊护理工作情况,包括护理质量、护理安全、护理服务等方面的内容。相关医技科室负责人汇报本科室为门诊服务的工作情况,如检查检验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等。药房负责人汇报门诊药品供应、调配、处方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情况。

2.问题讨论:针对各科室汇报中提出的问题以及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组织参会人员进行讨论,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讨论门诊工作中的医疗纠纷、投诉事件,总结经验教训,制定防范措施。探讨如何优化门诊流程,提高门诊工作效率,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3.工作部署:传达医院的工作要求和指示精神,部署本月门诊工作重点和任务。根据医院的发展规划和工作安排,制定门诊工作计划和目标,并分解到各科室。

4.经验交流:分享各科室在门诊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患者沟通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促进相互学习和借鉴。邀请专家或业务骨干进行专题讲座或经验分享,提高门诊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五、例会要求

1.参会要求:参会人员应按时参加会议,不得无故缺席、迟到或早退。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会议,需提前向门诊部主任请假,并安排合适人员代替参加。

2.发言要求:汇报工作时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数据准确、真实。讨论问题时应积极发言,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避免空谈和形式主义。

3.记录要求:门诊部指定专人负责会议记录,记录内容应准确、完整,包括会议时间、地点、参会人员、会议议程、发言内容、讨论结果、工作部署等。会议记录应及时整理归档,以备查阅。

4.落实要求:各科室应根据会议要求和工作部署,认真组织落实相关工作,并及时向门诊部反馈工作进展情况。门诊部负责对会议决议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和督促,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六、附则

1.本制度由门诊部负责解释和修订。

2.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