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热敏灸妙解肿瘤化疗后不良反应2025 .pdf
文件大小:870.42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3-25
总字数:约1.36千字
文档摘要

热敏灸妙解肿瘤化疗后不良反应2025

众所周知,恶性肿瘤约60%?70%的患者在整个病程有化疗指征。化

疗是肿瘤的有效治疗手段,但化疗引发的不良反应会使患者对化疗产生焦

虑、恐惧心理,甚至拒绝化疗,失去生存的勇气。

一、化疗后常见的不良反应

1.骨髓抑制:具体表现为外周血血红蛋白、白细胞、性粒细胞和血小板

降至正常水平以下,出现发热、出血、疲乏等身体不适。2.消化道反应:

是化疗早期出现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表现为恶心、食欲不振,严重时可

能会引起呕吐,是比较常见的反应。除消化道反应外,还会有部分病人出

现腹泻、便秘或乏力等表现。

广东省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田宁教授《艾灸改善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和

免疫功能的机制研究》报告表明,艾灸在小鼠模型显著增强了肺癌化疗

的抑瘤效果,有效改善了小鼠的体重下降及骨髓抑制状况,促进了骨髓组

织形态的恢复,并显著提升了化疗后体内抗肿瘤免疫细胞(如CD4+、

CD8+T细胞)的水平。研究显示,艾灸通过抑制IL11RA/STAT3信号

通路,有效增强了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为化疗后的快速恢复奠定了坚实

基础。

二、热敏灸在化疗各阶段发挥独特优势

热敏灸具有温补阳气、温经散寒、芳香化湿、活血化瘀等作用,正符合癌

症“阳常不足,阴邪有余”的医症候特点。在这一学术思想的指导下,

热敏灸在肿瘤化疗各阶段发挥其独特的优势:

化疗前行热敏灸预处理:可提高肿瘤患者机体自身调节系统的品质,从而

起到减轻化疗后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等。

化疗期间配合热敏灸:在化疗疗程间进行热敏灸,辅助免疫靶向药物治疗,

扶正与攻邪并重,西医优势互补,协同增效。

化疗后行热敏灸干预:可提升肿瘤患者精气神,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机

体功能恢复,从而改善肿瘤患者症状。

三、热敏灸治疗骨髓抑制

(一)热敏穴位探查

对穴位热敏高发部位肝俞、膈俞、脾俞、肾俞、脱、关元、血海等穴进

行穴位热敏探查,标记热敏穴位。(二)治疗操作

1.肝俞穴区:探感定位找准热敏穴位,可觉热感深透至腹腔或扩散至腰背

部。2.膈俞穴区:探感定位找准热敏穴位,可觉热感深透至腹腔或扩散至

腰背部或沿两侧扩散至胸部。

3.脾俞穴区:探感定位找准热敏穴位,可觉热感深透或扩散至腰背部。

4.肾俞穴区:探感定位找准热敏穴位,可觉热感深透至深部并扩散至腰背

部或向下肢传导。

5.脱、关元穴区:探感定位找准热敏穴位,可觉热感向胸腹腔渗透至腰

背部。

6血.海穴区:探感定位找准热敏穴位,热感可直达下腹部或局部不热腹部

热。

(三)治疗时间与计划

治疗时间:每次选取上述1~2组热敏穴,每次治疗不少于40mino治疗

计划

计划1:放、化疗前一周,连续治疗5次。计划2:放、化疗疗程间连续

治疗,辅助扶正,增强免疫靶向药物疗效并且保证放、化疗完成进行。计

划3:放、化疗后期症状处理,平均每周治疗不少于3次,坚持治疗不少

于3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