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基层医疗机构重点部门重点环节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和案例分析.ppt
文件大小:4.03 MB
总页数:57 页
更新时间:2025-03-25
总字数:约1.4千字
文档摘要

基层医疗机构重点部门重点环节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和案例分析;主要内容;;;;;(二)新生儿感染事件;(二)新生儿感染事件;;;;(四)共用针具导致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四)共用针具导致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四)共用针具导致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五)血液透析相关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安徽安庆30余血透病人感染丙肝

?事件基本情况:

2010年1月6日安徽省安庆市委宣传部通报,目前在宜城医院透析的77名患者中,丙肝抗体阳性患者39人。其中,15例初步确诊为院内感染;其他24例阳性患者需进一步调查核实是院外还是院内感染。

?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

调查发现,医院消毒管理与隔离预防措施不到位,2009年以前,复用透析器采用半自动清洗、消毒、灭菌,难以保证质量安全。;事件基本情况:

截至2016年2月25日,在镇安县医院血液透析的43例患者中,陕西省专家组确诊丙肝感染病例26例。

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

(1)复用透析器在复用过程中未按照规范进行操作,透析器复用设施不规范,采用自制的“透析器复用板”手工清洗消毒操作;并且复用一次性置换液管路,复用环节存在交叉感染情况。

(2)透析过程中肝素化操作存在多人共用一瓶肝素盐水的情况;护士为患者注射首剂肝素后,再用同一针管从肝素盐水瓶中抽取维持剂量肝素给同一患者输注,未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用。

;;;;;一、组织管理;二、基础设施;二、基础设施;;;;;;;;(七)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应由医疗机构统一采购,购入时索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及附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等证明文件,并进行质量验收。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按医疗废物进行处置。

(八)应根据消毒对象选择消毒剂的种类,所用的消毒剂必须由医疗机构统一采购,购入时索要《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报告》等证明文件,建立进货验收和出入库登记账册。

?严格按照消毒剂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九)严格掌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遵循“能口服的不注射,能肌肉注射的不静脉注射”的用药???则。

(十)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率,特别是在诊断、治疗、护理等操作前后严格实施手卫生。有关要求参照WS/T313-2009。

(十一)医护人员诊疗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三、重点部门—产房、流产室;三、重点部门—口腔科;三、重点部门—中医临床科室;三、重点部门—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三、重点部门—普通病房;四、重点环节—安全注射;四、重点环节—安全注射;四、重点环节—安全注射;四、重点环节—各种插管后的感染预防;四、重点环节—各种插管后的感染预防;;;四、重点环节—超生检查;四、重点环节—医疗废物管理;;3.基层医疗机构污水处理

?应依据《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的相关要求进行,

?有条件的或20张床位及以上的医疗机构应配备污水处理设施,并设专(兼)职人员负责,健全制度,明确职责;设备运行正常,药品按时投放、定期进行监测,登记项目齐全,资料保存完整,污水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没有条件的或20张床位以下的基层医疗机构产生的污水、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排泄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