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学校学生因病缺课病因登记与追踪制度
?一、制度目的
为加强学校对学生健康状况的监测,及时了解学生因病缺课情况,有效防控传染病等疾病在校园内的传播,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XX学校全体学生。
三、职责分工
1.班主任
-负责本班学生因病缺课情况的每日登记工作,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病情。
-对因病缺课学生进行追踪,记录病情变化及复课情况。
2.校医(保健教师)
-指导班主任进行因病缺课病因登记工作,提供专业的医学建议。
-汇总全校学生因病缺课信息,进行分析研判,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报告学校领导。
-对确诊为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学生,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置,并指导班级做好消毒等防控措施。
3.学校领导
-全面负责学校学生因病缺课病因登记与追踪工作的领导与管理。
-根据校医报告的异常情况,及时做出决策,协调相关部门采取防控措施。
四、因病缺课登记
1.登记内容
-学生姓名、班级、学号。
-缺课日期。
-因病缺课原因(初诊病情)。
-家长姓名及联系电话。
2.登记方式
-班主任每日上午通过电话或微信等方式向因病缺课学生家长了解病情,进行缺课登记。
-对于无法联系到家长的情况,应及时与其他监护人或相关亲属取得联系,确保登记信息准确。
-登记信息应详细、准确,不得漏登、错登。
五、因病缺课追踪
1.追踪频率
-对于一般疾病,班主任每天追踪了解学生病情变化,直至学生复课。
-对于疑似传染病或确诊传染病学生,校医应密切关注病情发展,按照传染病防控要求进行追踪。
2.追踪内容
-病情诊断结果(复诊病情)。
-治疗情况。
-预计复课时间。
3.追踪记录
-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后,及时更新因病缺课学生的追踪记录,详细记录病情变化、治疗进展等情况。
-校医对确诊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学生的追踪记录应更为详细,包括传染病报告情况、隔离措施落实情况等。
六、信息汇总与分析
1.每日汇总
-班主任于每日下午将本班学生因病缺课登记与追踪信息整理后上报给年级组长。
-年级组长汇总本年级学生因病缺课情况,于每日下班前报送至校医室。
2.每周分析
-校医每周对全校学生因病缺课信息进行分析,绘制因病缺课情况统计图,分析因病缺课原因、分布班级等情况。
-如发现某班级或某时间段因病缺课人数异常增多,应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3.异常情况报告
-若发现连续3天以上同一班级因病缺课人数超过该班学生总数的10%,或出现聚集性发病等异常情况,校医应立即报告学校领导。
-学校领导接到报告后,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查核实,并根据情况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七、复课证明查验
1.复课条件
-一般疾病学生需症状消失、身体痊愈后,凭医院开具的复课证明方可复课。
-传染病学生复课需符合以下要求:
-隔离期满后,凭医院开具的复课证明复课。
-对于水痘、麻疹、风疹等出疹性传染病,需皮疹全部结痂,且隔离期满后,凭医院证明复课。
-对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且其他症状基本消失,可复课。
2.查验流程
-学生复课前,家长应将医院开具的复课证明提交给班主任。
-班主任对复课证明进行查验,确认符合复课条件后,方可允许学生复课,并做好记录。
-对于不符合复课条件的学生,应及时与家长沟通,要求继续治疗,直至符合复课标准。
八、防控措施
1.健康教育
-学校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向学生宣传传染病防控知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勤通风、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等。
2.环境卫生
-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定期对教室、宿舍、食堂等公共场所进行清洁消毒,保持环境整洁。
-做好校园内垃圾分类处理,及时清理垃圾,防止疾病传播。
3.通风换气
-保持教室、宿舍等场所通风良好,每日至少开窗通风2-3次,每次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