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电大心理学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doc
文件大小:36.5 KB
总页数:15 页
更新时间:2025-03-25
总字数:约1.01万字
文档摘要

年广播电视大学考试就要开始了,祝各位考生顺利通关,获得满意的好成绩,加油,你最棒!

年电大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題和答案

心理学形成性考试1参照答案

一、名詞解释(每題2分,共28分)

1.记忆:在头脑中积累和保留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2.陈說性记忆:重要是指对事件、情景和知识的记忆。

3.程序性记忆:重要是指对技能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

4.组块: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将几种水平的代码归并成一种高水平的、单一代码的编码过程。

5.精细加工:就是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经有的知识联络起来,应用已经有的图式和已经有的知识使新信息和理化。

6.系列位置效应:研究者发現,当规定人們去记忆一串项目時(如单詞序列),项目的次序对回忆的效果有很大影响。人們对序列之初和序列結尾的项目记忆效果最佳,对序列中间部分的回忆效果最差。这一現象被称為系列位置效应。

7.思维与想象:思维是以人已经有的知识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或间接的反应。它借助語言、表象、概念或动作实現,是认知活动的高级形式。

想象就是对头脑中已经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8.定势:在问題处理过程中,假如先前曾采用某种措施处理某类问題并多次获得成功,后来再次碰到同类问題時还会反复采用同样的措施,这就是问題处理过程中的定势。

9.功能固着:是指在问題处理过程中,只看到事物的某种经典功能,而看不到该事物其他方面作用的現象。

10.发明性思维:是指人們应用新奇的方式处理问題,并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

11.詞频与語境:詞频是指某个单詞在书面語言中的使用次数。

語境:任何一种語言交际活动都是详细的、在一定的時间和空间里进行的,或者說,都离不开什么人說、对谁說、在什么時间和什么场所說等,这些語言使用的环境,就是我們一般所說的語境。

12.图式:图式是知识的心理组织形式。它阐明了一组信息在头脑中最一般的排列或可以预期的排列方式。也有人把图式看做是有组织的知识单元。

13.語言产生:也叫語言体現,是指人們通过語言把所要体現的思想說出来或写出来的过程。

14.电报式語言:美国語言学家弗罗金和罗德曼认為,不存在三詞語阶段,由于小朋友一旦越过了双詞語阶段,在他們的话語中就会很快地出現较長的短語。美国心理学家布朗将这一時期的語言称為电报式語言。这种語言之因此称為电报式的,是由于这些句子中没有功能詞,既没有动詞時态詞尾,没有名詞复数詞尾,没有前置詞、介詞和冠詞等。

二、简答題(每題4分,共44分)

1.信息加工的观点是怎样论述记忆过程的?

按照信息加工的观点,记忆并不是一种简朴的信息存储库,而是一种动态、活跃的系统,从事着信息的接受、存储、组织、变化和恢复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记忆就像是一台电脑,其信息加工过程重要分為编码、存储和提取三个阶段。

2.简述编码特异性原则。

影响记忆提取的原因有诸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加拿大认知心理学家塔尔文等人提出的编码特异性原则。该原则认為,什么样的信息得到存储取决于所知觉到的信息以及这些信息怎样被编码加工,而已存储的信息又决定了什么样的提取线索是有效的,可以通过它来提取已存储的信息。也就是說,当提取线索与编码時的情境相匹配時,提取的效果最佳。提取线索分為外部线索和内部线索两种。外部线索包括刺激的特性以及学习時周围的环境等;内部线索包括学习時的精神状态、心境和情绪等。

3.简述遗忘发生的原因?

(1)编码和提取失败。诸多時候,发生遗忘的原因是信息编码的失败。也就是說,信息历来就没有存储在记忆库里。

(2)消退說。消退說认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的成果。

(3)干扰說。干扰理论认為,怎样看待婚前性行為。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

(4)压抑說。压抑說认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

4.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談談复习時应遵照的方略?

(1)及時复习。

(2)合理地分派复习時间。假如记忆材料所需時间较短,可用集中复习;假如時间较長,分散复习效果很好。开始复习的時间,间隔条短,后来可以長某些。

(3)复习形式应当多样化。

5.什么是表象?表象在思维中有哪些作用?

表象:事物不在主体面前展現時,大脑中出現的有关某事物的形象。表象是在视、嗅、触、味等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

表象的作用

(1)表象可以增进问題处理和决策。

(2)表象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感性基础,并有助于对事物进行概括的认识。

6.想象有哪些功能?

(1)预测和计划功能(2)补充知识经验的功能(3)替代的功能(4)生理调整的功能

7.什么是手段-目的分析,包括哪些环节?

所谓手段-目的分析,就是将需要到达的问題的目的状态提成若干子目的,通过实現一系列子目的最终到达总目的。美国认知心理学家西蒙曾系统地研究过手段-目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