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医学心理学综合试题库与模拟练习集锦.doc
文件大小:122.5 KB
总页数:24 页
更新时间:2025-03-25
总字数:约2.76万字
文档摘要

一、解析題

1、试析“欲速则不达”的心理現象。

此命題揭示了动机对处理问題的影响(2分)。动机是一种驱使人进行活动,从而满足需要、到达目的的内部动力(1分)。假如碰到问題,没有处理问題的动机,当然不利于问題的处理(1分);不过处理问題的动机过强,处在高度紧张焦急状态,也影响问題处理(2分)。

答:指情绪情感对工作效率的影响。情绪情感、动机水平与难易程度的形式会对工作效率产生影响。(3分)情绪情感对工作效率具有两面性,一般来說,积极情绪会提高工作效率,消极情绪则减少工作效率;但消极情绪绪并不一定都减少工作效率,例如适度焦急也会提高工作效率。(2分)越想到达目的越急躁,产生情绪变化,则也許会减少工作效率,既所谓欲速则不达。(1分)12、借酒消愁愁更愁。

此命題反应了应激的行為反应(2分)。某些人在心理冲突或应激状况下会以习惯性的饮酒、吸烟或服用某些药物来转换自已对应激的行為反应方式(2分)。尽管这些物质滥用对身体没有益处,但这些不两行為能到达临時麻痹自已挣脱自我烦恼和困境之目的(2分)。假如从情绪方面来论述,給3分。

2、杯弓蛇影。

此命題可解释為錯觉現象(2分)。錯觉是对客观事物不对的的知觉(1分)。胆小的人心中胆怯会将弓箭映在水中的影子看作是他所胆怯的动物,蛇(1分)。个人的过去经验、情绪状态、产生錯觉時的情境等原因均有也許使人对客观事物产生錯误的知觉(2分)。

3、人心不一样,各如其面。

此命題揭示了人格所具有的独特性[或差异性]特性(2分)。人格是个体在适应社会生活的成長过程中,通过遗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形成的、稳定而独特的身心构造与组织(1分),它显示出个体心理方面的独特性(1分),个体间人格上的差异表目前性格、气质、能力、爱好、需要、动机等行為倾向及行為方式的不一样内容和发展水平上(1分),因此,才有内在人格特性与外在的相貌、行為相符合的說法。(1分)

4、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饱而知荣辱。

此命題反应了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观点(2分)。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為:人类的需要可按照发展的次序和层次分為五个等级,对个体而言,只有当某一层次的需要获得满足或基本满足,才有也許产生高一层次的需要(2分)。既命題所述,只有在基本的饮食、穿衣、住房等生理和安全需要都满足的基础上,人們才有也許意识到礼仪、荣耻等波及社会交往和自尊等的高层次的需要(2分)。

5、借酒浇愁愁更愁

此命題反应了应激的行為反应(2分)。某些人在心理冲突或应激状况下会以习惯性的饮酒、吸烟或服用某些药物来转换自已对应激的行為反应方式(2分)。尽管这些物质滥用对身体没有益处,但这些不两行為能到达临時麻痹自已挣脱自我烦恼和困境之目的(2分)。

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重要从示范作用来分析(2分)。示范作用属于社会学习理论,人的正常的或病态的行為(包括外显行為以及其伴随的心身反应)都可通过学习过程而形成。(1分)示范作用包括四个过程:注意阶段、保持阶段、行為阶段、强化阶段。(2分)学习是支配人的行為和影响心身健康的一种重要原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强调行為学习的示范作用。

7、试析“欲速则不达”的心理現象。

重要是从动机方面我分析(2分)。动机的概念:是一种驱使人进行活动,从而满足需要、到达目的的内部动力。(1分)动机是影响问題处理得心理原因,使处理问題的内部动力。(1分)欲速则不达讲的是处理问題的动机过强,处在高度紧张焦急状态,不利于问題的处理。(2分)

8、此地无银三百两。

此命題反应了“反向”这种常見的心理防御机制(3分)。反向是由于社会道德或行為规范的制约,将潜意识中某种不能直接体現的欲望和冲动,以完全相反的方式体現出来(3分)。“此地无银三百两”就是反向的经典体現。

9、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答:这是一种合理化的心理防御机制(4分)。是对想吃而又吃不到葡萄,而以酸的為“理由”,為自已辩解,使吃不到葡萄的状况“合理化”。(2分)

10、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魚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此命題反应的是感觉适应現象(2分)。感觉适应是感受性可由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发生变化的現象。(2分)适应可使感受性提高或减少,嗅觉的适应性最强,此命題是嗅觉适应。(1分)

11、忧者見之则忧,喜者見之则喜。

此命題反应的是情绪状态——心境对人們认知的影响作用(2分)。心境是一种比较持久而微弱的具有渲染性的一种情绪状态。心境的这种持续長期弥散的状态可以影响到人們平常生活对事物的态度和认识(2分)。此命題中的忧者和喜者所具有的忧和喜的情绪状态影响了人們的认知活动,使得他們在认识和评价其他事物時具有了与其心境同样的状态。(1分)

12、比上局限性,比下有余。

此命題是“合理化”这种心理防御机制的体現(2分)。指当一种人遭受挫折或无法到达自已所追求的目的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