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削加工工艺基础理论知识;技能目标
1.能分析常见切削方法的切削运动
2.会合理的选择切削用量和刀具
3.能分析影响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的因素
4.能正确选用切削液
;一、切削加工分类
钳工:通过工人手持工具进行切削加工。
机械加工:采用不同的机床(如车床、铣床、刨床、磨床、钻床等)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
二、切削加工特点
三、切削运动的分类及特点;模块六切削加工工艺基础理论知识;2.切削加工时工件上形成的表面、
1)待加工表面——将被切除的表面;
2)过渡表面——正在切削的表面;
3)已加工表面——切除多余金属后形成的表面。;四、切削用量
切削用量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
切削速度:切削刃上选定点相对于工件主运动的瞬时速度,用V表示,单位为m/s
进给量:刀具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相对于工件的位移量,用f表示,车、钻和铣削时单位为mm/r
背吃刀量:已加工表面和待加工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用ap表示,单位为mm,
;;项目6.2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基础知识及应用
一、刀具的分类
1)切刀:包括各种车刀、刨刀、插刀、镗刀、成形车刀等。
2)孔加工刀具:包括各种钻头、扩孔钻、铰刀、复合孔加工刀具(如钻一铰复合刀具)等。
3)拉刀:包括圆拉刀、平面拉刀、成形拉刀(如花键拉刀)等。
4)铣刀:包括加工平面的圆柱铣刀、端铣刀等;加工沟槽的立铣刀、键槽铣刀、三面刃铣刀、锯片铣刀等;加工特殊形面的模数铣刀、凸(凹)圆弧铣刀、成形铣刀等。
5)螺纹刀具:包括螺纹车刀、丝锥、板牙、螺纹切刀、搓丝板等。
6)齿轮刀具:包括齿轮滚刀、蜗轮滚刀、插齿刀、剃齿刀、花键滚刀等。
7)磨具:包括砂轮、砂带、油石和抛光轮等。
8)其他刀具:包括数控机床专用刀具、自动线专用刀具等。
按刀具材料,分为碳素钢刀具、高速钢刀具、硬质合金刀具、陶瓷刀具等。
按刀具结构,分为整体式、镶片式、复合式刀具等。;;三、刀具的主要角度
;四、常用刀具材料的种类、牌号、规格和性能
;种类;项目6.3切削过程中的物理现象及应用
一、切屑的形成??类型
;2、常见的切屑有如下三种:
a.带状切屑:用大前角刀具、高切削速度、小进给量加工塑性材料时出现。形成带状切屑时,切削力平稳,表面光洁,但切屑连续不断,不安全或容易刮伤已加工表面。
b.节状切屑:用低切削速度,大进给量加工中等硬度的钢材时出现。形成这种切屑时,金属经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挤裂和切离阶段,是典型的切削过程,但切削力波动大,工件表面粗糙。
c.崩碎切屑:加工铸铁、黄铜等脆性材料时出现,形成这种切屑时,切削热和切削力均集中在刀刃和刀尖,刀具容易磨损。
;3、积屑瘤
;二、切削力和切削切削功率
;三、切削热和切削温度
切削热产生原因:
1.切屑变形;2.工件与刀具的摩擦;
切削热传出途径:
a.由切屑带走,带走越多越有利;
b.由周围空气和冷却介质带走,同样带走越多越有利;
c.传入工件,使工件温度升高,引起工件变形,产生误差;
d.传入刀具,使刀具温度升高。刀具硬度降低,磨损加快。
;四刀具磨损和刀具寿命
刀具经过一定时间的使用后,由于摩擦和切削热的作用,使刀具变钝,切削温度上升,影响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因此必须及时刃磨。
刀具耐用度是刀具从开始切削至达到磨损限度为止的切削时间。例:硬质合金焊接刀具的耐用度规定为60分钟。
;模块六切削加工工艺基础理论知识;五切削液
;;;模块七零件表面的加工基础理论知识
;项目7.1金属切削机床基础知识及应用
一、分类
金属切削机床是用来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机器,习惯上称机床。
按加工性质和所用刀具分类:分为车床、铣床、钻床、磨床、齿轮加工机床等12大类;
按精度分类:分为普通精度、精密和高精度三种;
按重量分类:分为一般机床、大型机床和重型机床。
机床的型号:如:C6136表示…
;模块七零件表面的加工基础理论知识
;类
别;通用
特性;通用机床的型号编制举例;二、工件表面成形方法与机床运动分析
工件表面成形方法;机床运动分析
;机床传动原理
通常传动链包括各种传动机构,在考虑传动路线时,可以先撇开具体的机构,把各种机构分成两大类:
一类为:定比传动机构(传动比和传动方向不变),如定比齿轮副、蜗杆蜗轮副、丝杠螺母副等,称为定比传动机构;
另一类是:换置机构(可根据加工要求变换传动比和传动方向),如挂轮变速机构、滑移齿轮变速机构、离合器换向机构等。;车床的主传动;车床的传动框图;机床运动计算
;项目7.2外圆表面加工基础知识及应用;;图7-10车削加工范围;图7-11CA6140型卧式车床外形图
1—主轴箱2—刀架3—尾座4—床身5—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