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发动机组合式曲轴连杆总成
项目
公差等级
连杆大头孔或大头衬套孔
IT6
连杆小头孔或小头衬套孔
二冲程
IT6
四冲程
IT7
大、小头孔中心距
IT9
3
QC/T686—2024
4.2.13连杆各主要加工部位的形状与位置公差应不低于表2的规定。
表2连杆主要加工部位公差等级
4.2.14连杆用滚针和保持架组件应符合GB/T20056规定的要求。
4.2.15连杆加工后应按JB/T6721.2规定进行磁粉探伤检查,或按JB/T10659-2015的规定进行超声探伤检查,结果应不低于JB/T10659-2015中表3的3级。
4.3曲柄销要求
4.3.1曲柄销应采用GB/T3077中规定的20Cr、20CrMo、20CrMnTi、20CrMnMo、35CrMo或机械性能相当于上述牌号的钢材制造。
4.3.2曲柄销外圆表面渗碳层深度按产品图样规定,其金相显微组织应符合4.2.9b)的规定。
4.3.3曲柄销外圆表面硬度为58HRC~64HRC,同一曲柄销上的硬度差应不大于3个HRC单位。芯部硬度应为25HRC~40HRC,当采用某些中碳合金钢时芯部硬度可放宽到45HRC~50HRC。
4.3.4曲柄销表面粗糙度Ra应不大于表3的规定数值。
表3曲柄销表面租糙度(Ra)
项目
Ra
外固
0.20gm
断面
3,20pm
4.3.5曲柄销外圆直径的尺寸公差等级应不低于GB/T1800.2中的IT6级。
4.3.6曲柄销外圆圆柱度公差等级应不低于CB/T1184-1996中表B2的6级。
4.3.7曲柄销外圆表面不准许有肉眼可见的凹陷。麻点、磋痕、刻痕和腐蚀痕迹,内孔表面不准许有氧化皮、锈蚀和杂物,两端不准许有尖角、毛刺。
4.3.8曲柄销应进行探伤检查,磁粉探伤后需退磁,可参照JB/T8118.3的要求进行。
4.4曲柄半轴要求
4.4.1曲柄半轴应采用GB/T699中规定的45号钢、50号钢或GB/T3077中规定的40Cr、45Cr、45Mn2、50Mn2合金钢或机械性能相当于上述牌号的其他钢材制造。
4.4.2曲柄半轴般坯应经调质处理,调质硬度18HRC~32HRC,同一曲柄半轴硬度差应不大于4个HRC单位。
4.4.3曲柄半轴锻坯经调制处理后,应做喷丸或喷砂处理。
4.4.4主轴颈表面热处理应按产品图样要求进行,曲柄半轴经最终热处理后杆身的抗拉强度o应不低于836MPa。
4.4.5曲柄半轴的金相显微组织符合以下要求:
项目
Ra
主轴颈
0.80pm
由柄销孔
1.60pm
油封箱颈
0.80um
试样编号
代号
b
L
1
3±0.02
10±0,1
30
30
20
90
2
2.5±0.02
8±0.1
30
30
20
3
2±0.02
8±0.1
30
30
20
6
QC/T686-2024
51.4用表面粗糙度仪或用比较法检测表面粗糙度。
5.1.5连杆大小头孔径尺寸应沿轴线检测3处,均应在所要求的公差范围内。
5.1.6连杆各加工部位的形状和位置公差按GB/T1958进行测量。
5.1.7连杆的表面质量用肉眼观察。
5.1.8磁粉探伤按JB/T6721.2的规定,超声探伤按JB/T10659-2015的规定。
5.2曲柄销检验方法
5.2.1渗碳层深度、金相组织的检测方法按JB/T8118.2—2011的规定,当渗碳层深度出现争议时,按GB/T9450规定的方法测定。
5.2.2硬度的检测方法按GB/T230.1的规定。表面硬度测量的位置如图3所示。芯部硬度的检测截面应距端面10mm~15mm,并与端面平行。芯部硬度应在不受渗碳层影响的区域的中间位置测量。当对测量值有异议时,可在该点附近加测两点,以三点硬度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判断依据。
注:a=5mm~10mm。
图3曲柄销表面硬度测量位置
5.2.3外圆表面粗糙度应采用粗糙度仪进行检测,端面采用比较法进行检测。
5.2.4曲柄销外圆直径测量位置应在图4所示三个横截面上,每个截面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测量。
注:b=5mm~10mm。
图4白柄销外圆直径测量位置
5.2.5按GB/T1958的规定检测外圆圆柱度。
5.2.6探伤检测按JB/T8118.3的规定进行。
5.3曲柄半轴检验方法
5.3.1曲柄半轴抗控强度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