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说课稿新人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七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3年3月15日星期三第2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日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地理特征的能力。
2.提升学生对日本历史文化、经济发展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
3.增强学生运用地图和地理图表进行信息提取和解读的能力。
4.培养学生关注国际事务,了解不同国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意识。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日本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重点讲解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由四大岛屿组成,了解其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平原面积较小。
-日本气候特点:强调日本气候的海洋性特点,四季分明,夏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干燥。
-日本经济特点:着重分析日本的经济结构,特别是其对外贸易和加工制造业的发展。
2.教学难点:
-日本的地理环境与民族构成的关系:难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日本独特的地理环境如何影响了其民族构成和文化特色,例如日本多山的地理环境与民族性格的坚韧不屈之间的关系。
-日本的地形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难点在于解释日本的地形如何限制了农业发展,而促进了工业和商业的繁荣,特别是东京和横滨等大都市的形成。
-日本的地理环境与自然灾害的关系:难点在于分析日本频繁发生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原因,以及这些灾害对日本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日本地图、气候分布图、经济结构图等多媒体资源,以及与日本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3.实验器材:无需实验器材。
4.教室布置:布置教室环境,设置分组讨论区,并准备地图挂图和投影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今天我们来探究一个拥有独特地理环境的国度——日本。
(2)师:请大家拿出地理课本,翻到第七章第一节,我们一起来看看日本的位置和地形。
二、新课讲授
1.日本的位置和地形
(1)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找出日本的位置和地形特点。
(2)生: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由四大岛屿组成,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平原面积较小。
(3)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日本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吗?
(4)生:因为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震和火山活动频繁。
(5)师:非常好,这就是日本地形的特点。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日本的气候。
2.日本的气候
(1)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找出日本的气候特点。
(2)生:日本气候具有海洋性特点,四季分明,夏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干燥。
(3)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日本气候具有海洋性特点吗?
(4)生:因为日本四周环海,受海洋影响较大。
(5)师:很好,这就是日本的气候特点。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日本的经济。
3.日本的经济
(1)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找出日本的经济特点。
(2)生:日本经济以对外贸易和加工制造业为主,尤其是汽车、电子产品和家电等行业。
(3)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日本的经济以对外贸易和加工制造业为主吗?
(4)生:因为日本地域狭小,资源匮乏,所以日本的经济依赖于对外贸易和加工制造业。
(5)师:很好,这就是日本的经济特点。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日本的文化。
4.日本的文化
(1)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找出日本的文化特点。
(2)生:日本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融合了东西方文化,如茶道、和服、武士道等。
(3)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日本的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吗?
(4)生:因为日本历史悠久,古代受到了中国和朝鲜半岛的影响。
(5)师:很好,这就是日本的文化特点。
三、课堂小结
1.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日本的位置、地形、气候、经济和文化特点。
2.师提问: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对日本有什么新的认识?
(1)生1:我知道日本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气候具有海洋性特点。
(2)生2:我知道日本经济以对外贸易和加工制造业为主,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
3.师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日本的位置、地形、气候、经济和文化特点,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继续关注日本的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四、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课后阅读课本,完成课后练习题。
2.请同学们思考:日本独特的地理环境对其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产生了哪些影响?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了解了日本的位置、地形、气候、经济和文化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素养,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