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11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pdf
文件大小:2.68 M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3-25
总字数:约7.88千字
文档摘要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1.有学者指出,16世纪“随着欧洲被划分成一些中心集权的政治单位和宗教单位,高校丢

失了它们一贯具有的国际性。它们变成了地区性的中心,为它们坐落在其版图内的国家服务。

这反映了当时欧洲()

A.民族国家崛起推动高校世俗化B.文艺复兴推动地方教化兴起

C.宗教改革使高校丢失学术自由D.人文主义冲击教会学校教化

2.马丁-路德把基督教经典翻译成德文,使得被方言分开的德意志各邦可以用同一种语言沟

通。对德国来说,马丁?路德最大的意义在于他是最早找到“德意志”的人。对这则材料的解

读最精确的是()

A.马丁-路德的译书推动德意志国家的统一

B.马丁-路德的译书推动德意志宗教改革

C.宗教改革促进德意志民族意识的萌发

D.宗教改革使德意志实现了民族国家独立

3.1516年,法兰西斯一世同罗马教皇利奥十世签订了《波伦亚条约》。依据这个条约,国王有

权任命教会的高级教职,有权向圣职界征税。1539年,法兰西斯一世下令国家法令运用法语,

不得运用教会惯用的拉丁文。上述举措()

A.引发基督教改革运动B.动摇基督教至高权威

C.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D.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

4.高建主编的《西方政治思想史》一书指出,在国际法之父哥劳秀斯看来,国际法是处理国与

国之间交往的准则,这些准则不过是国与国之间的契约,而契约的遵守则来自自然法的效力。

这意味着()

A.国际法准则其实是一种契约B.国际法诞生的基础是自然法

C.全部国家都必需遵守国际法D.国际法能削减国家间的冲突

5.一战后,美国提倡建立国际联盟,却最终并未加入,国际联盟最终为英法所掌控。而二战后初

期始终到60年头初这段时间的联合国大会却被人称为美国的表决机器。这一变更实质上说明

()

A.二战使美国的经济地位提高B.英、法两国遭遇斗争重创

C.美国为二战成功做出突出贡献D.国家综合国力确定国际地位

6英.国宗教改革家威克里夫把《圣经》译成英语,并主见《圣经》是信仰唯一的依据。同样,

马丁?路德也于1543年译出德文版的《圣经》。这些做法在当时()

A.减弱了基督教在欧洲的影响B.彻底摧毁了罗马教皇的政治权威

C.推动了欧洲民主制度的建立D.有助于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7.1815年的维也纳和会、1878年的柏林会议、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巴黎和会、其次次世界大

战后的旧金山会议等一系列国际会议,可谓都是以威斯特伐利亚会议为样板。这主要说明威斯

特伐利亚会议()

A.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

B.解决了欧洲各国之间长期的冲突和冲突

C.确定了此后100多年国际关系体系的总体框架

D.为以国际会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供应了范例

8.《非战公约》规定:各缔约国指责用斗争来解决国际争端,并在相互关系中放弃以斗争作为

执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同时,美国宣称,每个国家“有权确定状况是否须要诉诸斗争以实行防

卫o材料意在说明《非战公约》()

A.维护和平的实际作用大打折扣B.能有效制止军备竞赛

C.明确废弃斗争、维护和平的责任D.敬重各国的独立主权

9.1945年4月至6月,来自50个国家的代表齐聚旧金山,参与联合国家国际组织大会,代表们

起草的《联合国宪章》,获得全票通过。1948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世界人权宣言》,

八个国家弃权,但是没有一个国家反对。这反映了()

A.大国强权政治的深刻影响B.各国政治利益走向趋同

C.人类对强权和斗争的反思D.新的国际秩序由此建立

10.16世纪英国的宗教改革之所以被称为是一场强化王权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

A.实行保留天主教会势力的宗教改革B.规定国王是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

C.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