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一、培养目标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宽广专业知识、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能力:
1.掌握通信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具有通信系统设计、分析、测试和维护的能力;
3.能够运用现代通信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4.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工程伦理和社会责任感;
5.具备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培养规格
1.基础知识:毕业生应掌握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大学化学、电路理论、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等基础课程。
2.专业知识:毕业生应掌握通信系统、移动通信、光纤通信、卫星通信、网络通信、无线通信、信息安全、信号与信息处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3.实践能力:毕业生应具备通信系统的设计、调试、维护和故障排除能力,能够熟练使用通信工程相关软件和设备。
4.创新能力:毕业生应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参与通信工程领域的科研和技术开发。
5.综合素质:毕业生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
三、课程设置
1.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体育、军事理论等。
2.专业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大学化学、电路理论、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等。
3.专业核心课程:包括通信系统、移动通信、光纤通信、卫星通信、网络通信、无线通信、信息安全、信号与信息处理等。
4.实践环节:包括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5.选修课程:根据学生兴趣和职业发展方向,开设一系列选修课程,如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等。
四、教学过程
1.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实验环节:加强实验课程建设,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实习环节: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4.毕业设计:鼓励学生结合实际工程问题进行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考核方式
1.考试:包括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实验考试等。
2.考查:包括平时成绩、作业、课堂表现等。
3.毕业设计:通过答辩形式进行考核。
六、教学质量保障
1.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2.教学资源建设:完善教学设施,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
3.教学质量监控: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定期进行教学质量评估。
4.学生评价:建立学生评价制度,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学效果。
七、就业前景
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可在以下领域就业:
1.通信运营商:从事通信网络规划、设计、维护、运营等工作。
2.通信设备制造商:从事通信设备研发、生产、测试等工作。
3.互联网企业:从事网络通信、信息安全、大数据处理等工作。
4.科研机构:从事通信技术研究和开发工作。
5.教育机构:从事通信工程教学和科研工作。
总之,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旨在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通信工程人才,为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第2篇
一、培养目标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通信工程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实践能力,能在通信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1.政治素质: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
2.专业知识:
-掌握通信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熟悉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
-掌握通信信号处理、通信网络、无线通信、光纤通信等领域的专业知识;
-了解通信工程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3.实践能力:
-具备通信系统的设计、分析、测试和调试能力;
-具备通信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能力;
-具备通信网络的规划、优化和管理能力;
-具备通信工程项目的实施和管理能力。
4.创新能力:具有创新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5.国际视野:了解国际通信工程的发展趋势,具备一定的国际交流能力。
三、课程体系
1.公共基础课程:
-大学英语
-高等数学
-线性代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大学物理
-计算机基础
-程序设计基础
2.专业基础课程:
-电路理论
-信号与系统
-数字信号处理
-通信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