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防雷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要求 石化建设工程和场所.docx
文件大小:48.39 KB
总页数:17 页
更新时间:2025-03-25
总字数:约3.59千字
文档摘要

防雷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要求石化建设工程和场所

3

QX/T741-2024

—储存化学品的储罐区,以罐区防火堤为界限。

5.2.2危险源辨识

5.2.2.1危险源辨识应在风险单元划分的基础上,对各风险单元内的危险源进行辨识。

5.2.2.2危险源辨识应依据附录A的要求,从雷电灾害事故发生可能性和雷电灾害事故后果严重性两个维度对危险源进行评价。

5.2.2.3根据危险源辨识结果,建立防雷安全危险源清单,内容应包括责任部门、责任人、所在区城、具体位置、危险源描述、防御现状等内容。

5.3风险等级划分

5.3.1石化建设工程和场所防雷安全风险等级划分应根据雷电灾害事故发生可能性(L)和雷电灾害事故后果严重性(S),按照公式(1)计算每个风险单元的防雷安全风险(R)。

R=L×S……(1)

式中:

R——防雷安全风险;

L—雷电灾害事故发生可能性,按照公式(A.1)计算;

s——雷电灾害事故后果严重性,按照公式(A.3)计算。

5.3.2根据公式(1)的计算结果,按照表1,将石化建设工程和场所防雷安全风险由高到低划分为极高风险、高风险和一般风险三个等级,分别用红色、橙色和黄色三种颜色标注。

表1防雷安全风险矩阵表

2

2

3

6管控措施

6.1风险告知

6.1.1石化建设工程和场所应分部门、分区域将防雷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风险管控措施等内容告知内部员工和相关部门。

6.1.2风险告知的形式包括进入场所的风险信息告知牌、公告栏、警示标识、风险信息告知卡、风险评价报告等,并根据风险发展变化及时做出调整。

6.2凤险防范

6.2.1石化建设工程和场所应根据防雷安全危险源清单,按照附录B规定的防雷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内容,落实防雷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6.2.2石化建设工程和场所应建立防雷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风险单元名称、防雷安全风险等级、场所部位、危险源描述、管控措施、责任部门、责任人、联系电话。

QX/T741-2024

5

附录A

(规范性)

危险源评价方法

A.1雷电灾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A.1.1评价方法

雷电灾害事故发生可能性评价应先按表A.1进行雷电灾害事故发生可能性评价因子赋值,再按公式(A.1)计算,其中,权重值Wi、W.W?由层次分析法确定。

表A.1雷电灾害事故发生可能性评价因子赋值

评价因子

赋值

I

2

3

雷击发生可能性等级

I

L

雷电防护装置现状

雷电防护装置正常运行

雷电防护装置存在隐患

雷电防护装置缺失或失效

L

防雷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及

执行情况

防雷安全管理制度完善且执行到位

防雷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或执行不到位

无防雷安全管理制度

L

L=W?×L+W?×Lg+W.×L…(A.1)

式中:

L——雷电灾害事故发生可能性,L级差为1,当L大于1且小于或等于2时,L取2,依此类推:

L——雷击发生可能性等级分值,雷击发生可能性等级按照A.1.2确定:

L——雷电防护装置现状分值:

L?——防雷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及执行情况分值:

W?——雷击发生可能性等级权重值;

W?——雷电防护装置现状权重值;

w.——防雷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及执行情况权重值。

A.1.2雷击发生可能性等级

雷击发生可能性等级确定应先按表A.2的规定进行雷击发生可能性评价因子赋值,再按公式(A.2)计算雷击发生可能性分值,最后按表A.3划分为IⅡ、Ⅲ三个等级。

表A.2雷击发生可能性评价因子照值

评价因子

赋值

P.

1

2

3

4

5

雷击密度

次/(km2·a)

[0.1

[1.2]

(2.3)

[3.4]

[4.00]

P

雷电流强度

kA

[0.10]

[10.20]

[20.40]

[40.60]

[60.0]

P?

评价因子

赋值

P.

1

2

3

5

土壤电阻率·m

[3000,0o]

[1000.3000]

[300.1000]

[100.300]

[0,100]

P

地形地貌

平原

丘陵

山地

河流、湖怕、低注潮湿地区,山问风口等

旷野孤立或突出区域

P.

相对高度

凤险单元被比风

险单元内高的外部建(构)筑物或其他雷击可接闪物所环绕

风险单元外局部

方向有高于风险单元内的建(构)筑物或其他雷击可接闪物

风险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