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S复合外模板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具体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详细地址]
3.建筑规模:总建筑面积[X]平方米,地上[X]层,地下[X]层。
4.结构形式:[结构类型,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等]
二、编制依据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2.《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3.《FS复合保温外模板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DBJ/T14-074-2010)
4.工程施工图纸及相关设计文件
5.施工现场实际情况
三、施工准备
1.材料准备
-FS复合外模板:规格、型号符合设计要求,表面平整、光滑,无裂缝、孔洞等缺陷。
-连接件:包括穿墙螺栓、螺母、垫片等,材质符合设计要求,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
-保温材料: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保温材料,其导热系数、燃烧性能等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其他材料:如密封胶、脱模剂等,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
2.机具准备
-电锯:用于切割FS复合外模板。
-电钻:用于钻孔安装连接件。
-锤子:用于敲击安装连接件。
-扳手:用于拧紧螺母。
-水平仪:用于测量模板的平整度。
-靠尺:用于检查模板的垂直度。
3.作业条件
-基础或基层已验收合格,表面平整、坚实,无杂物。
-弹出建筑物的轴线、边线以及模板的安装控制线。
-墙、柱钢筋绑扎完毕,水电管线及预埋件已安装,隐蔽工程验收合格。
-模板安装前应进行试拼,检查模板的尺寸、平整度等是否符合要求。
四、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测量放线→FS复合外模板安装→连接件安装→模板校正→验收→混凝土浇筑→模板拆除及清理
2.基层处理
-清除基层表面的浮浆、松动石子、杂物等,并用水泥砂浆将基层表面的孔洞、缝隙等修补平整。
-对于平整度偏差较大的基层,应进行找平处理,使其平整度符合模板安装要求。
3.测量放线
-根据建筑物的轴线、边线,使用经纬仪、水准仪等仪器,在基层上弹出模板的安装控制线,包括模板的边线、控制线、门窗洞口位置线等。
-在模板安装控制线的基础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控制点,以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校正。
4.FS复合外模板安装
-将FS复合外模板吊运至安装位置,按照预先弹出的控制线进行安装。
-模板安装应垂直平整,相邻模板之间应拼接紧密,缝隙宽度不应大于2mm。
-对于门窗洞口等部位,应根据洞口尺寸进行模板的切割和拼装,确保洞口尺寸准确、方正。
5.连接件安装
-在FS复合外模板上按照设计要求的间距钻孔,孔径应比穿墙螺栓直径大2~3mm。
-将穿墙螺栓穿过模板孔,在模板两侧安装螺母和垫片,拧紧螺母,使模板与基层固定牢固。
-对于墙体顶部和底部的模板,应使用斜撑或对拉螺栓进行加固,确保模板的稳定性。
6.模板校正
-使用水平仪和靠尺对模板的平整度和垂直度进行检查,偏差超过允许范围时应进行校正。
-调整穿墙螺栓的螺母,使模板的平整度和垂直度符合要求,相邻模板之间的高低差不应大于2mm。
7.验收
-模板安装完成后,应进行自检、互检和专检,检查模板的尺寸、平整度、垂直度、拼缝等是否符合要求。
-经检查合格后,报监理单位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8.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前,应再次检查模板的安装情况,确保模板的稳定性和密封性。
-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每层浇筑厚度不宜超过500mm,振捣棒应避免触碰模板。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安排专人观察模板的变形情况,如发现模板变形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9.模板拆除及清理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情况及时拆除模板。
-拆除模板时,应先拆除穿墙螺栓和连接件,然后轻轻撬动模板,使其与混凝土分离。
-模板拆除后,应及时清理模板表面的混凝土残渣和杂物,并对模板进行修复和保养,以便下次使用。
五、质量标准
1.主控项目
-FS复合外模板的规格、型号、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的规定。
-模板的安装应牢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