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古诗教学策略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低年级古诗教学的有效策略。通过分析低年级学生的特点,结合古诗教学的目标,从激发兴趣、讲解字词、理解诗意、诵读感悟等方面阐述了具体的教学方法,以帮助低年级学生更好地学习古诗,提升语文素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引言
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以简洁凝练的语言、优美的韵律和深远的意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体验。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学习古诗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更能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审美情趣。然而,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认知水平有限,在学习古诗时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因此,探索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古诗教学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低年级学生特点分析
(一)认知特点
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具体、直观、生动的事物更容易产生兴趣和理解。对于抽象的概念、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理解起来较为困难。
(二)注意力特点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一般在15-20分钟左右。他们很难长时间专注于枯燥的讲解或单一的学习活动。
(三)学习兴趣特点
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有趣的事物充满兴趣。他们喜欢游戏、故事、动画等形式的学习活动。
三、低年级古诗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古诗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的基本意思,体会诗歌意境。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朗读感悟、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2.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提高学习古诗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让学生在古诗学习中受到情感熏陶,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四、低年级古诗教学策略
(一)激发学习兴趣
1.故事导入
根据古诗的创作背景或诗歌内容,编写有趣的故事。例如,在教授李白的《静夜思》时,可以讲述李白离开家乡,在异乡的夜晚思念家乡的故事。生动的故事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古诗的好奇和兴趣。
2.动画演示
利用多媒体资源,播放与古诗相关的动画视频。动画可以将古诗中的画面直观地展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意境。如《咏鹅》的动画视频,学生可以看到大白鹅在水中嬉戏的情景,增强对诗歌的感性认识。
3.游戏活动
开展古诗相关的游戏,如古诗接龙、诗词填空等。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获胜的小组给予奖励。游戏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古诗,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二)讲解字词
1.直观演示
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字词,通过实物、图片、动作等进行直观演示。比如,教床前明月光的床字时,可以展示古代的床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其形状和用途,帮助他们理解诗句中床的含义。
2.字理识字
运用字理识字的方法,讲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如日字,通过展示甲骨文、金文等不同字体的日,让学生了解其象形的特点,加深对字形和字义的记忆。
3.组词造句
让学生用所学的生字组词、造句,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字词的用法。例如,学习春字后,让学生组词春天春风等,并引导他们用这些词语说句子,如春天来了,花儿开了。
(三)理解诗意
1.逐句讲解
按照诗句的顺序,逐句讲解诗句的意思。讲解时,尽量用简单易懂的语言,结合图片、动画等辅助手段。比如,讲解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时,先展示春天里绿草如茵、黄莺飞舞、杨柳依依的图片,然后解释诗句描绘的是早春二月,小草生长,黄莺飞舞,杨柳依依,仿佛被春天的烟雾陶醉的景象。
2.提问引导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诗句的含义。例如,在讲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时,可以问学生:桃花潭的水真的有千尺深吗?诗人为什么这样说?让学生体会诗人用夸张的手法表达对汪伦深情厚谊的表达方式。
3.联系生活
将诗句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帮助他们理解诗意。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吃饭的情景,让他们明白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从而更好地理解诗句的内涵。
(四)诵读感悟
1.教师范读
教师富有感情地范读古诗,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节奏美。教师的范读要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感情。例如,在范读《登鹳雀楼》时,要读出那种雄浑壮阔的气势,让学生初步领略诗歌的意境。
2.多种形式朗读
采用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朗读古诗。自由读让学生自主感受诗歌;指名读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朗读情况并及时指导;齐读能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