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docx
文件大小:40.56 KB
总页数:13 页
更新时间:2025-03-25
总字数:约4.92千字
文档摘要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摆小棒、拨计数器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感受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列竖式计算。

-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笔算的算理,即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2.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并能在计算过程中正确地对齐数位。

-能熟练运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加法。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操作法、小组合作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导入

-口算下面各题。

-20+30=

-40+50=

-30+60=

-25+3=

-42+5=

-37+2=

-指名回答,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2.情境导入

-同学们,学校组织了一场有趣的参观活动,老师要带大家去参观博物馆啦!瞧,这是二(1)班和二(2)班的同学们,他们正排着整齐的队伍准备出发呢。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课件出示主题图)

-学生观察主题图,汇报:二(1)班有35人,二(2)班有32人。

-教师引导: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人?

-教师板书问题: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人?

-提问: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列出算式:35+32)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35+32可以怎样口算呢?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口算方法。

-小组代表汇报口算方法,教师板书:

-方法一:35+30=65,65+2=67

-方法二:30+30=60,5+2=7,60+7=67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这两种口算方法,说说哪种方法更适合自己,并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再次和同桌说一说。

2.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引导:我们除了可以用口算的方法算出35+32的结果,还可以用竖式计算。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竖式的写法:

-先写第一个加数35,再在35的下面写第二个加数32,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即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

-然后在下面画一条横线,表示等号。

-教师边写边讲解:个位上5+2=7,把7写在个位上;十位上3+3=6,把6写在十位上。

-板书如下:

```

35

+32

----

67

```

-教师强调:在列竖式计算时,一定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学生在练习本上试着列竖式计算35+32,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请一名学生上台板演,其他学生认真观察,看看他写得对不对。

-全班交流板演情况,如有错误,教师及时纠正。

3.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12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练习本上列竖式计算。

-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集体订正,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完成教材第12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判断对错,找出错误原因,并在练习本上改正。

-小组内交流,说说自己判断的依据。

-全班汇报,教师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

(三)课堂小结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加法,你学会了哪些方法?

2.学生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