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主题性阅读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研修计划
?一、研修背景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阅读教学目标不够明确,阅读内容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和主题性,阅读方法指导不够深入等。这些问题导致学生阅读兴趣不高,阅读能力提升缓慢。为了改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开展小学语文主题性阅读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研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修目标
1.深入理解主题性阅读教学的理念和价值,更新阅读教学观念。
2.掌握主题性阅读教学的设计方法和策略,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设计有效的主题阅读教学方案。
3.探索主题性阅读教学的课堂实施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4.通过实践研究,总结主题性阅读教学的经验和成果,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教学案例和教学模式。
5.加强研修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三、研修内容与安排
第一阶段:理论学习(第1-2个月)
1.研修内容
-主题性阅读教学的相关理论著作研读,如《主题阅读教学策略》《小学语文主题阅读实践研究》等。
-国内外主题性阅读教学的成功案例分析,了解不同地区和学校的实践经验和教学模式。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教学的目标和要求解读,明确主题性阅读教学在课程标准框架下的定位和方向。
2.研修方式
-集中学习:组织研修团队成员集中学习理论著作的重要章节,分享阅读心得。
-个人自学:成员自主阅读相关书籍和文献,做好读书笔记。
-网络学习:利用教育资源平台,观看主题性阅读教学的专家讲座视频,拓展学习渠道。
3.具体安排
-第1个月
-第1周:集中学习《主题阅读教学策略》的第一章主题阅读教学概述,了解主题阅读教学的概念、特点和意义。
-第2周:成员自主阅读《主题阅读教学策略》的第二章主题阅读教学的目标与内容,并撰写读书笔记。
-第3周:组织线上交流活动,分享读书笔记,讨论主题阅读教学目标的确定方法。
-第4周:观看主题性阅读教学专家讲座视频,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实践经验。
-第2个月
-第1周:集中学习《小学语文主题阅读实践研究》的第三章主题阅读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了解主题阅读教学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第2周:成员分组分析国内外主题性阅读教学的成功案例,总结其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特点。
-第3周:各小组汇报案例分析结果,进行交流讨论,形成对主题性阅读教学实践的初步认识。
-第4周:解读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教学的目标和要求,明确主题性阅读教学与课程标准的衔接点。
第二阶段:教学设计与研讨(第3-4个月)
1.研修内容
-根据不同年级的语文教材内容,确定主题阅读教学的主题和教学内容。
-围绕选定的主题,设计主题阅读教学方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
-组织教学设计研讨活动,对成员设计的教学方案进行交流、评价和修改。
2.研修方式
-小组合作:成员分组进行主题阅读教学内容的筛选和教学设计,充分发挥团队智慧。
-专家指导:邀请语文教学专家对教学设计进行指导,提出专业意见和建议。
-研讨交流:组织教学设计研讨会议,成员之间相互分享设计思路,进行互评互改。
3.具体安排
-第3个月
-第1周:各年级组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本学期的主题阅读教学主题。
-第2-3周:各小组成员围绕主题进行教学设计,撰写详细的教学方案。
-第4周:组织教学设计初稿研讨会议,各小组汇报教学设计思路,其他小组进行提问和建议,初步修改教学设计。
-第4个月
-第1-2周:邀请语文教学专家对各小组的教学设计进行集中指导,专家针对教学设计中的问题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3周:各小组根据专家意见,对教学设计进行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第4周:组织教学设计定稿研讨会议,展示各小组修改后的教学设计,进行最终的交流和评价,形成成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