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简易电路》教学设计
课题名
简易电路
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电从能够持续提供电能的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2.知道可以在电路中安装开关来控制电路的通与断。
科学探究目标
1.观察电池盒、灯座和开关的结构,了解各部分的功能。
2.能用电池盒、电池、灯座、小灯泡、导线和开关搭建完整电路。
3.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能画出简易电路图。
科学态度目标:
1.感受科技在不断的需求中去创新、发展。
2.在实践时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将电池盒、灯座和开关连接到电路中,让小灯泡亮起来。
教学难点
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能画出简易电路图。
教学方法
讲授法、示范法、讨论法、任务驱动、小组合作法、实验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每小组小灯座1个、电池盒1个、电池1节、导线3根、小灯泡1个;
学生准备: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教师谈话:进入本节课学习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说说我们是怎样点亮小灯泡的?
学生回忆之前学习用自己的话回答。
教师小结:电流从电池正极出发,经过小灯泡,再通过导线回到电池负极,这样构成完整回路,就能电亮小灯泡了。
2.教师提问:那你现在知道电路是由什么组成?你能动手组装一个完整的电路吗?
学生根据上节课的探究说一说电路的组成。
教师谈话:今天我们将通过自己动手组装一个电路来了解电路的组成吧!
【设计意图】
导入部分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课的知识,了解学生是否获得一定的电路知识,紧接着抛出电路组成和组装的问题,引导学生提炼关键信息,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
二、探索
(一)组装一个电路
1.教师谈话:相信大家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在连电路时,一直用手在固定电池和小灯泡,很不方便。你知道有什么工具可以把电池和小灯泡固定下来吗?
学生观察实验材料说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拿着实物小结:我们可以使用电池盒和灯座进行固定。
2.教师手拿电池盒,并提问:观察一下电池盒,看看它由哪些部分组成?
学生小组观察说说电池盒的结构。
教师出示图例小结电池盒的结构,并动手操作示范如何正确安装电池,提醒学生安装时注意正负极匹配。
学生同步操作把电池安装在电池盒中。
3.教师手拿灯座,并提问:观察一下灯座,看看它由哪些部分组成?
学生小组观察说说灯座的结构。
教师出示图例小结灯座的结构,并动手操作示范如何正确安装小灯泡,提醒学生注意拧紧。
4.教师谈话:接下来咱们就一步一步地来尝试组织一个电路。
教师出示图片和步骤,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要求合作完成各环节的组装。(组装过程中教师要巡视,为学生提供支持)
5.教师提问:观察组装好的电路,我们怎样使小灯泡熄灭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点拨几种方案:取电池、拆导线、取灯泡。
【设计意图】
本环节重在观察与实践。通过观察电池盒与灯座的结构,学习固定电池与小灯泡的方法,也为组装一个完整的电路做好铺垫。此外,小组合作组装电路的活动,也充分锻炼了学生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在电路中安装开关
1.教师提问:有没有更方便的方法控制小灯泡的亮与灭呢?请大家回忆家中的照明装置和家用电器的使用,你有什么启发?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思考并回答。
教师点拨:在电路中增加开关会更方便。
2.教师谈话:接下来,大家就仔细观察一下开关的结构,想一想怎么把它安装到电路中吧!
学生观察后,可能会说有两个接线口每边都接一根导线。
教师利用图示小结开关的结构,并点拨开关的作用:能控制电路的通与断。
3.教师出示成品图和安装步骤。
学生小组合作继续完成开关在电路中的安装。
出现学生不会的情况,教师可播放视频《组装一个电路》供学生参考。
4.教师谈话:电路安装完成后,试着动一动开关,说说你的发现吧!
学生分别关上和松开开关,观察并分享电路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
①关上开关,电路接通,小灯泡点亮;
②松开开关,电路断开,小灯泡熄灭。
【设计意图】
本环节先引导学生观察家中电器开关,激发对开关作用的思考。再通过动手安装开关和操作实验,直观感受开关能控制电路通断的作用,深化对电路原理的理解。
(三)绘制电路图
1.教师利用图示讲解各种电路元件符号。
师生互动:教师可遮挡上方实物图片,抽1-2名学生做识别练习。
2.教师谈话:接下来,我们就对照连好的电路,使用电路原件符号画一画电路示意图。
提醒学生:
①绘制时可从电池开始,一个个对照,这样不会遗漏和错乱。
②导线用尺子画,拐弯要直角。
③元件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
④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
⑤整个电路图最好呈长方形,有棱有角,导线要横平竖直。
学生阅读完要求后开始在记录纸上画出自己组装的简易电路示意图。
如学生需要帮助,教师播放视频《绘制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