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神奇的珠子》教学设计
课题
神奇的珠子
单元
第2单元
学科
劳动技术
年级
1年级
教材分析
《神奇的珠子》是粤教版一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的第四课,其核心在于通过动手制作珠子这一实践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强化劳动观念,教导耐心与细心,鼓励团队合作,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此课程不仅富有教育意义,更是一次高价值的实践体验,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习
目标
劳动观念:通过软陶彩珠的制作过程,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和乐趣,激发对劳动的热爱和尊重。
劳动能力:通过动手制作软陶彩珠,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操作能力,提升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劳动习惯与品质:通过实践活动,养成耐心和细心的劳动品质。
劳动精神:通过软陶彩珠的制作,体验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即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品质。
重点
通过动手制作软陶彩珠,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操作能力,提升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难点
通过软陶彩珠的制作,体验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即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品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
同学们,这些绚丽多彩的珠子,是用软陶制作的。那么,你会用软陶制作绚丽多彩、千变万化的珠子吗?
那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神奇的珠子》从中寻找答案吧。
出示课题。
欣赏图片。
通过欣赏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本课教学主题
讲授新课
一、你准备好了吗
1.工具材料
工具:塑料泥工刀、擀面杖、美工刀、烤箱。
材料:泥球,红、橙、黄三色软陶泥(50克装),“9”字钩2枚,中国结(可拆分的)1个。
材料和工具烤箱
2.技术要点
制作软陶珠需学会如图2-4-4所示的技法。
团擀叠卷搓切贴揉
3.方案设计
利用切片法制作贴片彩珠,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先设计一下主要图案,确定每个切片怎么贴。参照设计图,动手画一画。
你设计的软陶彩珠是什么样的呢?动手画一画吧!
二、动手做吧
制作前一定要搓软陶泥,增强陶泥可塑性。
①用塑料泥工刀切两块不同颜色的软陶,分别搓成球状。
②将球压着搓,搓成条状。
③将两条不同颜色的软陶泥,用擀面杖擀压平,厚度约3毫米。
④将两片压平的软陶泥上下叠放在一起,小贴士用美工刀裁齐。
小贴士使用美工刀要特别小心!
⑤取少量红色软陶泥,搓成一根细条,放在泥片的一端,用泥片将它卷起来。
⑥卷完以后,再搓长。
⑦用美工刀切开搓好的长条,再切出花片,厚度约1毫米。
⑧贴在事先准备好的泥球表面,从中心开始向外扩展贴,贴满,再搓到表面光滑。
⑨在球的上下垂直位置各扎入一枚“9”字钩,放进150℃的烤箱烤制5分钟。冷却后取出,将烤好的珠子穿在中国结的中间,完成作品。
小贴士
上下垂直扎入9°字钩。
⑩视频:软陶制作珠子
三、分享成果
1.比一比谁做的珠子更漂亮。想一想你的作品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①珠子的表面不光滑
②珠子有裂纹、不平整
在切割的精度上要准确,同时,烘烤的温度控制等。
2.根据以下评价标准,看看你能得到几颗星。
花纹清晰☆☆☆☆☆
贴片细致☆☆☆☆☆
精致美观☆☆☆☆☆
四,还有什么新点子吗
用自制的彩陶珠做成小挂件或小首饰,你也试一试吧!
出示图片。
五、想想议议
1..制作软陶珠时,为什么要先把软陶泥搓软?
制作软陶珠前,先把软陶泥搓软是为了增强陶泥的可塑性,这样更容易做出我们想要的形状和图案。
2.在制作贴片彩珠时,我们是如何确定每个切片怎么贴的?
在制作贴片彩珠时,我们可以先设计好主要图案,然后根据设计图来确定每个切片怎么贴。这样可以确保最终的作品是我们想要的样子。
3.你觉得在制作软陶珠的过程中,哪个步骤最难?你是如何克服这个困难的?
例如,我觉得切片和贴合的步骤最难,因为需要很细心才能保持切片的均匀和贴合的平整。我是通过多练习和观察老师的示范来克服这个困难的,慢慢地就越做越好了。
4.软陶珠烤制完成后,我们应该如何安全地取出它?
软陶珠烤制完成后,我们应该等待它完全冷却后再从烤箱中取出。这样可以避免烫伤自己。
5.除了做成小挂件或小首饰,你还能想到用自制的彩陶珠做什么其他有趣的东西吗?
我们可以用彩陶珠做成书签、钥匙扣、手机链等有趣的东西。
读一读
学一学
画一画
做一做
分享与交流
讨论、思考。
讨论、思考。
引导学生了解用软陶泥制作彩珠的工具
引导学生掌握用软陶泥制作彩珠的技术要点
让学生将创意融入劳动实践规划,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同时提升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积极性。
通过制作陶泥彩珠,学生亲身体验劳动创造美的过程。在揉泥、塑形、修饰等环节付出辛勤劳动,感受劳动的艰辛与不易,同时收获劳动成果带来的喜悦,深刻理解劳动的价值与意义,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增强劳动意识与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