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有趣的小鸟》教学设计
课题
有趣的小鸟
单元
第2单元
学科
劳动技术
年级
1年级
教材分析
《有趣的小鸟》是粤教版一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的第三课,其核心目的在于通过动手制作小鸟这一富有实践性的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该课程也着重强调了对劳动观念的培养,教导学生耐心与细心的重要性,鼓励团队合作精神,以及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因此,《有趣的小鸟》不仅是一堂充满教育意义的课程,更是一次具有极高实践价值的体验,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习
目标
劳动观念:通过制作有趣的小鸟,激发动手制作的兴趣,鼓励发挥创意,选择自己喜欢的小鸟形象进行设计,同时认识到软陶材料可循环利用的特点,培养环保意识。
劳动能力:通过运用塑料泥工刀、小号美工刀、软陶专业工具棒等工具,以及掌握团、包、贴、扎、按等软陶基本技法,提高手工操作技能和精细动作能力。
劳动习惯与品质:通过实践活动,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习惯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劳动精神:鼓励不拘泥于传统的小鸟形象,大胆创新,设计出独具特色的作品,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重点
通过运用塑料泥工刀、小号美工刀、软陶专业工具棒等工具,以及掌握团、包、贴、扎、按等软陶基本技法,提高手工操作技能和精细动作能力。
难点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习惯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猜谜语:身穿花衣裳,唱歌又跳舞,住在森林里,快乐又自由。(打一动物)谜底:小鸟
同学们,你会用软陶制作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小鸟吗?
那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有趣的小鸟》从中寻找答案吧。
出示课题。
猜谜语
通过猜谜语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教学主题
讲授新课
一、你准备好了吗
1.工具材料
工具:塑料泥工刀、小号美工刀、软陶专业工具棒、烤箱。
材料:手机绳2根、“9”字钩2枚、多色软
陶泥(50克装)。
材料和工具烤箱
2.技术要点
做软陶小鸟要学会如图所示的软陶基本技法。团包贴扎按
3.方案设计
选自己最喜欢的小鸟来试一试吧!先在纸画出它的样子,再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设计。参照设计方案图,动手画一画你选什么样子的小鸟呢?动手画一画吧!
出示图片。
二、动手做吧
①用塑料泥工刀取一块红色泥,搓成球,表面要光滑圆润。
②取一点白色泥,然后搓成光滑的圆片,包在红色球的下部。
③取少量白色泥,搓出两个小球,压扁,贴在红色球的中间部位,做眼白。
④搓两根黑色细条,用工具棒贴在白色泥的四周,做眼眶。
⑤取少量黑色泥,先搓成两个小黑球,压扁,再贴在眼白的中间部位,做眼球。
⑥取少量黑色泥,先搓成两个小黑球,再搓成长水滴形状,贴在眼睛上方,做眉毛。
⑦取少量黄色泥,搓成水滴形状,做鸟喙,用美工刀在上面刻画出线条,将它贴在眼睛中间的下方。
⑧取少量红色泥,搓成三个水滴形状,再把三个水滴形状捏在一起,做小鸟头上的羽毛。捏好后先用工具棒在头顶上扎出一个小坑,再放入羽毛,用工具棒压紧。
⑨取一枚“9”字钩,插入小鸟头顶,露
出“9”字钩的钩子部分,放进烤箱150°C烤制5
分钟。如果作品还未完全成形,可以再烤一次,但要避免一次烤太长时间,以防烤焦。烤好后待冷却取出,再挂上手机绳,作品完成。
视频:软陶制作小鸟
三、分享成果
小鸟做好了,快来比一比谁的小鸟最酷、最结实,谁的作品做得更好。
出示图片。
想一想你的作品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学生1:小鸟的形状可不够准确,身体各部分的比例不协调;观察真实的小鸟或图片,注意头部、身体、翅膀和尾巴的比例关系。
学生2:小鸟的羽毛、眼睛、嘴巴等细节不够精细,可以使用工具(如刻刀、压辊等)来雕刻和塑造细节,使小鸟看起来更加生动。
学生3:色彩过于单调,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色彩组合,使小鸟看起来更加丰富多彩。
2.根据以下评价标准,看看你能得到几颗星。
造型生动
精致美观
粘贴牢固
四,还有什么新点子吗
可以将小鸟安装到弹簧座上,送给爸爸妈妈。还可以将大家做的小鸟放到一起,形成一个有趣的组合。
音乐小鸟盒:制作一个带有小型音乐播放器的盒子,盒子表面装饰成森林或花园的场景。将小鸟们固定在盒子的不同位置,有的可以随着音乐节奏轻轻摆动,有的则可以作为装饰。这样的作品不仅美观,还能带来听觉上的享受。
小鸟风铃:软陶制作多个形态各异、色彩缤纷的小鸟,将它们巧妙地串联在一起,悬挂在窗边或阳台,随着微风的轻拂,小鸟们轻轻摇曳,发出悦耳的碰撞声,为家居环境增添了一份生动与和谐,也带来了一丝自然与温馨的气息。
想想议议
在制作软陶小鸟时,你遇到了哪些挑战?你是如何克服这些挑战的?
①软陶泥粘贴不牢固
在粘贴不牢固时,可以使用少量水来帮助黏合,并在粘贴后轻轻按压使其更加牢固;
②细节处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