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应用》教学设计
课题
比例的应用
单元
第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六年级
教材分析
《比例的应用》是一节新授课,是在学生理解了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来教学的。本节课是“比例”这一单元的第二课时,这节课主要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探索解比例的方法并且会解比例,利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初步感受函数的思想,也能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学习
目标
学习目标描述:经历用多种方法解决“物物交换”问题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内容分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列出含有未知数的比例,并自主探索解比例的方法,理解根据“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求比例中的未知项,会正确解比例。
学科核心素养分析: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用比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能正确理解题意正确写出比例。
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分数比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比例的一些知识,谁来说说你对比例的了解?
师:4∶6=()∶12这个比例中的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分别是多少?
师:今天学校展开了一个“跳蚤市场物换物”的活动。我们一起来看看淘气和明明要交换什么物品吧!
生: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比例。
生: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这叫作比例的基本性质。
生:外项是4和12,一个内项是6,另一个内项未知
复习导入,从已有知识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主动构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讲授新课
任务一:运用比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出示:
师:从情境图中,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师4个玩具小汽车换10本小人书,这个规则你理解吗?他是什么意思呢?
师:有14个玩具汽车,那么它可以换到多少本小人书呢?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小结:
方法一:
方法二:
答:14个玩具车可以换35本小人书。
师:假设14个玩具汽车可以换x本小人书,尝试用比例的方法解决问题。
师:怎么来求x呢?像这样,求比例中的未知的项,叫作解比例。已知比例的三项,求一项。你有什么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展示答案。
师:答案到底对不对呢?所以我们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要做,就是验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
课件展示:
生:4个玩具小汽车换10本小人书。
生:4个玩具汽车和10本小人书是等价关系。
先独立思考然后组内交流讨论。
生:4:10=14:x
生:我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外项积等于内项积,可以把比例化成方程,就是4x=140,从而解得x=35
生:我根据比例的意义4:10=14:x,4扩大3.5倍是14,同理10扩大3.5倍是35。
生:分数比例,我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交叉相乘积相等。4x=140x=3。
学生先独立验算,然后再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先独立完成,然后组内交流讨论。
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这一学习过程理解知识,学会思考,懂得交流,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实现了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地建构知识,获得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
课堂练习
基础题:
作业本上的6个小星星可以换2面小红旗。淘气的作业本上已经有了15个小星星
(1)15个小星星可以换多少面小红旗?写出你的想法。
(2)假设15个小星星可以换x面小红旗,你能列比例并解决问题吗?
2.写出比例,并求出未知数。
3.解方程。
习题设计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不仅能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还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题:
4.淘气和笑笑收集的邮票张数的比是3∶5。淘气收集了36张邮票,笑笑收集的邮票有多少张?
拓展题
5.广州塔高600m,是目前中国第一高的电视塔。星星公司设计制作了这座电视塔的模型,模型的高度与实际高度的比是1∶300。模型的高度
是多少米?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说说。
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系列及一定的结构框架。
板书
比例的应用
解:设14个玩具车可以换χ本小人书。
4?10=14?χ
4χ=10×14
χ=140÷4
χ=35
答:14个玩具汽车可以换35本小人书。
利用简洁的文字、符号呈现本节课的重难点,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1.填空
(1)如果A:7=9:B,那么AB=()
(2)如果4A=9:B,那么A:B=()
(3)如果,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