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数与数数》教学设计
课题
估数与数数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一年级
教材分析
《估数与数数》教材在编排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在“数和做”中掌握数概念。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100有多少,体会它比以前学过的20多得多,并让学生了解在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数,培养估计意识。
学习
目标
学习目标描述: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能够用不同的方法正确数数100以内各数。
学习内容分析: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经历运用适当的方式数100以内的数的过程。
学科核心素养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习惯,体验数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结合学生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做事认真的习惯。
重点
能用不同的方法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难点
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同时能用不同的方法正确数数。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按顺序填空。
(1)18、19、(?)、(??)、(??)。
(2)(???)、99、98、(???)、(???)。
(3)56、(??)、58、(???)、(???)。
2.有(???)支铅笔。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复习导入,从已有知识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主动构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讲授新课
任务一:估数。
师:生活中的很多时候是没法去数或没有必要去数。这时我们就可以通过估算,估算出大致的范围。
接下来让我们来玩玩抓扣子的游戏。请大家每人抓一把扣子,估计一下大概有多少?
学生抓扣子,然后估计数量,要求说出具体的数量。
师:数一数到底有多少颗?
师:比一比你估计的数和数出来的数,是多了还是少了?
师:比较一下估计的与数的有多大的差别?
师:大家对自己的估计结果满意吗?也许第一次你没有经验,那就再来一次。先好好观察自己上一次抓的扣子,记住这么多颗就是这个样子,给接下来的估计做参考。
生:我估计有25颗。
生:我估计有23颗。
学生数一数扣子。
同桌之间说一说。并比比谁估得准。
生:估数只是一个大约数,不是准确数,数的数是准确数。
学生尝试再次活动。
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这一学习过程理解知识,学会思考,懂得交流,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实现了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地建构知识,获得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
任务二:用不同的方法数数。
师:抓两把扣子,先估计有多少个,再实际数一数。
师:你们是怎样数数的?
师:有没有更快捷的数数方法呢?
师;两颗两颗地数比较简单,不容易出错,可以边扒边数。
师:还能怎样数呢?
师:在数数的时候,可以怎样数?谁来说一说?
师小结:在数数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定数法,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数就用哪种方法数
学生动手操作。
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
生:我是两颗两颗地数,像这样,2、4、6……
生:我是五颗五颗地数的,像这样5、10、15、20……
生:我是十颗十颗地数的,像这样10、20、30……。
生: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
让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快速数扣子。验证估算的结果。体会多种方法数数的优越性和灵活性。
课堂练习
基础题:
1.同桌数数接龙。
(1)2个2个地数,从2数到50。
(2)5个5个地数,从5数到70。
(3)10个10个地数,从10数到100。
2.数一数。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组内交流讨论。
习题设计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不仅能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还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题:
3.先估计一下,再用自己的方法圈一圈、数一数。
拓展题
4.估计杯子中花生的数量。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说说。
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系列及一定的结构框架。
板书
估数与数数
方法一:两个两个的数
方法二:五个五个的数
方法三:十个十个的数
利用简洁的文字呈现本节课的重难点,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1.一共有(???)个珠子,如果每5个珠子可以串成一串,可以串成(???)串。
2.估计杯子中黄豆的粒数。
3.找规律,填数。
78、79、80、___、82、83、___、___。
55、60、65、___、___、80、___、90。
30、40、___、60、___、___、90、___。
【综合实践类作业】
4.按要求写数。
(1)写出6个比20大的整十的数。
(2)写出6个比10大、个位上是9的两位数。